不知是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是人们对互联网的日益依赖,曾经挤在闹市的店铺纷纷搬进深居。婚纱店收起华丽的外表走进了写字楼,平日里随处可见的服装店也开在了互联网,更让人吃惊的是,郑州竟然有人在网上卖起了水饺,在家里开起了海鲜私房菜馆!而且,他家的生意还不错呢!
网上卖鲅鱼水饺稀奇的不仅仅是菜品
如果在网上提起张生的私家菜馆,估计知道的人不多,但如果说起“鲅鱼水饺”,经常活跃在商都网BBS上的网友一定会有所耳闻。“商都网上到处都是水饺的身影!”这便是一位网友跟张生闲聊时的一句调侃。
但用此话来形容张生在网上的宣传手法一点也不夸张,自从在网上注册了“鲅鱼水饺”的用户名后,他的身影便开始活跃在论坛各个板块里,不断的发贴回贴,而且还时不时发一些美食评论、做菜方法等有质量的贴子,久而久之,鲅鱼水饺的名气就在商都网BBS上传开了。
作为郑州人,提起猪肉水饺、羊肉水饺都不陌生,但说起鲅鱼水饺估计听说过的人都不多。其实鲅鱼水饺主要是山东特产的一种海鲜水饺,因为鲅鱼原产海里,内地也只有海鲜市场才能见到,因此这种食物自然成了郑州人很难吃到的稀奇货,除了原料少,重要的鲅鱼水饺制作过程也比一般水饺麻烦得多。
据张生介绍,仅仅拌馅就需要三四个小时。“先要在海鲜市场上挑出最新鲜的鲅鱼,回家清洗后把它放在案板上片成两半,用勺子把鱼肉刮下来,一定不能有鱼皮,然后再把鱼肉剁碎,边剁边往肉里加水,直到剁成鱼泥。再加上一点剁好的五花肉,放在一起打两个蛋,加放葱末、姜末、韭菜末,加盐、鸡精、花生油搅拌均匀,鱼肉馅就好了。”
为了做好这个鲅鱼水饺,张生摸索了很长时间,刚开始做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挑到最新鲜的鲅鱼,结果买回家后才发现鱼肉不新鲜。为了不影响顾客的评价,张生就把拌好的馅全倒了。而这样严格的把关下,他也赢得了顾客们的好评。
而今天这样的结果与他第一次创业开海鲜店却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无论是鲅鱼水饺还是论坛推广,都是得益于这之前开店时的收获。
初次创业坎坷多昔日财务总监今成大厨
回郑州前,张生一直在山东一家星级酒楼做财务工作,工作环境的影响让他对海鲜美食颇有研究,厨艺虽算不上最好,却足以称得上是一个美食家。
2008年辞职回到郑州后,张生去了一家KTV继续做财务工作,虽然各方面表现挺好,但终因领导不放心财务秘密,他只工作了二十多天就辞职了。当时冬季刚过,根据以往在酒店的工作经验,随之而来的春夏季都是海鲜的旺季,于是,张生立刻着手做起了郑州少有的海鲜量贩店。
开业前几天,生意非常好,“别看店面四十多平方,简陋的雷人,没做任何广告,却有很多人来捧场,像奥迪、宝马、丰田这些好车都常在门前停留过。”然而好景不长,经营三个月后生意就开始下滑了。
“原因很多!”张生说道。“一方面是选址不好,客人多是外来的,我们的店有些偏僻,离这些消费人群太远了。而海鲜在河南人观念中是很贵的东西,不巧的是我们店周围居住的都是些收入不太高的人群。”
第二个方面也与政策相关,随着郑州创卫、新郑祭祖、卫生大检查等活动接连举行,街头小店便成了第一个整治的对象。“门外的广告统统撕掉,不能在外面摆桌子……随着政策的实施,像张生这样的街头小店较以往的人气明显下滑了许多。”
或许是首次创业考虑不周,张生刚来郑州没做市场调查便开始创业,因此他对于郑州人的口味、同类海鲜的价格等方面不甚了解,只是凭着以往在山东时的所见去经营。做了一段时间他才慢慢发现:一直以为会卖的比较好的山东海鲜却并没有收到想象中的效果,这是因为郑州的南方人比较多,而郑州的海鲜市场也主要以南方口味为主。
可是,客户往往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等张生开发出适合南方人口味的菜品时,原来的那批提意见的客户已经流失了。更让他感到压力的是,自己请来的厨师也辞职自己干了,无奈中,他只得亲自学习做菜方法,好在原来在一起关系很好的同事都是行政总厨,一遇到问题他就打电话请教,一边钻研一边练习,慢慢挑起了大厨的担子。
苦中做乐趣事多低谷生意酝酿着新的商机
第一次创业带给了张生许许多多的感受,记忆最深的便是开业第一天的“假钱事件”,“那天客人很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忙了一天,一共卖出了170元,想不到的是竟然收到了100元的假钱……”这件事让干过三年出纳多年财务总监的张生至今提起来仍旧懊悔不已。
“假钱事件”让张生从此谨慎起来,对待创业更是认真踏实。相比较以往的打工生活,创业让他体会到了从来没有的操心和辛苦。“每天早上四点左右去进货,去晚的话就只能拣剩的,货就不好了。回来后还得养、清洗、挑。开业初期我请了个海鲜员,他工作很认真,贝壳一个一个挑。象小拇指指甲盖那么大的海瓜子,一盆几百个,挑起来特别费事,但一旦挑不仔细,碰到一个泥包,一盘菜就废了。后来,他走后这工作就一直由我来做了……”
此外,进货、定价、点菜、收盘、交税等等都成了张生推不掉的工作,急得他只恨自己没有分身之术,两个月下来,愣是比原来瘦下了十几斤。
海鲜固然不比家常菜那么让人熟知,平时进的海鲜品种很多,真正能把名字一个个准确念出来客人很少。有次一个客人指着张生养在盆里的海肠叫道:“你们怎么还卖蛆?”旁边还有人冷静地说道:“这是海蚯蚓吧?”当然,也有真正识货的客人,淡淡地报了菜名,“给我来份海肠!”
店里还有种叫做左口鱼的鱼,学名叫做比目鱼,因为它的眼睛长在了头的一侧,静止时有眼的上半面为青灰色,而下面则为白色。内陆人很少见到这种鱼,因此,当他把这道菜端上桌时常常被客人质疑,“怎么只给我上了一半?”
工作中的趣事常常让张生忍俊不禁,而引起他以后餐饮模式的改变的也恰恰是这生活中的细节。张生平时爱好酷爱文学,平时上网只是看看文章,直到有天一个客人对他说:“你应该在商都网上宣传一下,那里每天都有几万人在线。”这话让张生疑惑万千:“开饭馆怎么和网上联系起来了?”随后不久,店里又来了几桌客人都称自己是看了网上的信息才来的,这时张生才猛然想起最初那个人的话,在网上一查,才知道有老顾客在网上发贴子,对自己的手艺猛夸了一通。这时,张生才意识到:原来不仅要把菜做好,通过网上发贴来宣传也这么重要呀!
至于鲅鱼水饺的由来,更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所致,“其实郑州人对海鲜并不像山东人那么热衷,反而对饺子都特别偏爱,这个鲅鱼水饺也就是在一个客人的要求下才试着做起来的。”后来,海鲜店不做之后,张生抱着试试的态度,索性就把鲅鱼水饺搬到了网上去卖。
创新餐饮经营新模式辛勤换来铁杆客户
经营阵地转移了,张生和妻子两个人就专心在家做起了鲅鱼水饺。也是出于爱好,张生常常会写一些文章发在博客和贴吧里,有时事评论,有平时的日记,还时不时发一些当地知名饭店的特色菜评论。他幽默的文笔和独特的见解引来了不少网友对他的另眼看待。据张生讲,在他的顾客中,有许多都是冲着他的文笔和见解而来的。
为了增加信任度,他把自己的营业职照和经营许可等资料连着鲅鱼水饺的相关信息一并发在了博客里,并对网友在BBS里对他家鲅鱼水饺的一些评论信息链接在一起。每每遇到顾客下订单,他都会亲自送货上门,而且过后还不忘回访下客户的看法。
“我们接受全天24小时随时定货,QQ、电话都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即便是凌晨四点,或是深夜十二点,张生都可能正行走在送货的路上。一位网友在论坛上这样写道:“第一次知道鲅鱼饺子是在咱们论坛,看到可多帖子都在讨论这个饺子,就慕名想尝尝,试着打了个电话,谁知道鲅鱼大哥那么热情,下着雪把饺子给俺送到家!还不嫌麻烦的给俺交代吃海鲜饺子的注意事项,让俺感动的啊!”还有一位网友在网上还说道:“饺子太好吃了,我那一岁多的孩子都吃了9个!”
因为顾客口味不同,张生推出了韭菜、香菜等五种口味的鲅鱼水饺,有时候顾客比较挑,比如一个女客户因为糖尿病特地要求订一种没有肉、油、生粉、糖等材料的饺子馅,张生也都一一满足顾客的要求。“这个饺子皮薄馅大,却不怕煮烂,而且我这里可以只卖馅,有些顾客还专门买我的馅煮着吃呢!”张生笑道。
从去年9月份开始,张生的鲅鱼水饺一单一单地做起来,网上的好评越来越多,慕名订饺子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马上步入冬季,加上冬至、春节这些有着吃饺子习俗的节日,张生和妻子整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就这样,张生凭着客户的口碑相传和自己的辛勤努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仅仅靠卖鲅鱼水饺就积累了1000多名忠实客户,而且这中间有好多都成了他很好的朋友。
今年六月份,天气转热,水饺也渐渐步入淡季,与之相反的是,海鲜又将迎来又一个销售旺季,有了以往的客户积累,张生索性在家里尝试着做起了私家菜馆,继续卖起了海鲜。所谓私家菜馆,顾名思义就是开在家里的特色菜馆。这样不仅节省了相当多的店面租金,而且在价格上也为客户让出了更大的优惠,加上环境比较安静,从而吸引了许多朋友、家人来引聚会,当然,这中间也不乏许多慕名而来的美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