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陈邦:创业板新丁首富

   2023-01-12 互联网7490
核心提示:头顶民营医疗机构第一股的概念,首次试水资本市场的爱尔眼科在登陆创业板以来势头强劲。11月30日创业板满月当天,陈邦以36.85亿

头顶“民营医疗机构第一股”的概念,首次试水资本市场的爱尔眼科在登陆创业板以来势头强劲。11月30日创业板满月当天,陈邦以36.85亿元的持股市值刷新创业板财富纪录成为新首富,而按上周五收盘价计算,陈邦仍以34.23亿元的身价傲视创业板富豪群。近日,陈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披露了爱尔眼科从创业到上市的历程。

创业故事

邻居“带”我入行

陈邦当过兵,退伍之后做过器材代理,搞过文化传播,还涉足过房地产,上世纪90年代揣着3万元到上海打拼,租住在弄堂,碰到一位靠给医院租赁眼科治疗仪器为生的邻居,几番闲聊下来,全无行业经验的陈邦决定入行淘金,并且没过多久“就找到了感觉”。

1997年,陈邦采取“院中院”的模式与公立医院捆绑合作,在公立医院中设立眼科专科做近视检查和常规眼科手术。那几年依托公立医院的优势资源,陈邦赚到了第一桶金。2001年陈邦自立门户,在沈阳开出第一家眼科专科医院,不过生意一落千丈。陈邦决定做最后一搏,2003年在长沙、武汉和成都同时设立四家医院,连锁品牌之路让爱尔眼科起死回生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上市 原本瞄准纳斯达克

在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中,成立于2003年的爱尔眼科是为数不多的“适龄”公司。6年的时间,从一家只有1500平方米的“诊所式”眼科医院到如今有着19家连锁分院的医疗集团,这些在陈邦看来只能算是“走得比较平稳”,因为当时爱尔眼科曾有机会跑得令人炫目。

“2004年,爱尔眼科还不满一周岁的时候,我们就准备把公司弄到纳斯达克去”,陈邦顿了顿,“大家可能不相信,不过当时我们确实认真跟美国的风投谈了两年,那边很感兴趣,是我们自己在最后关头放弃的。”作罢的原因是,陈邦认为境外的资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民营医院当时在国内的行业处境。“民营的身份让我们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照套,还是自己来吧。”

加入创业吧,马上与十余万创业者在线实时交流:把握创业机会、探索商业模式、寻找创业伙伴。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 版权均属于创业邦 转载必须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转载作品与网友言论 不代表创业邦观点。相关合作 请发信至service@cyzone.cn。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