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腕王中军:资本运作的大师(一)

   2023-03-08 互联网4520
核心提示:1985年从国家机关辞职,从事美术设计,做摄影师; 1989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读传媒; 1994年回国和弟弟一起创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

1985年从国家机关辞职,从事美术设计,做摄影师; 1989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读传媒; 1994年回国和弟弟一起创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开始拍电视剧,如《罪证》、《心理诊所》、《永恒恋人》等; 1998年开始做电影,投资拍摄的第一部片子是《鬼子来了》,后有《没完没了》、《一声叹息》等; 2000年12月,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 2001年1月,成立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现任公司总裁。 爱好:画画、骑马、收藏 理想: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在这个行业里我是最好的 自我评价:一个特别简单的人,感情用事 真实的王中军 王中军的双腿,闲散地搁在茶几上。记者推门走近的一刻,他可没打算把双脚抽离。 他的鞋底正对着他的王国——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层层汇集呈报上来的信息:剧本及艺术家资料、内部信息、公司有关资料。 他的视角只需稍稍往上提,透过那副方框眼镜,即可看见早年收藏的两幅当代艺术品。 有人说,对于这位影视娱乐大亨来说,这两幅作品寓意颇深。 一幅是他深为崇敬的偶像,一幅是技法还欠火候的祼女图。 “没想过,没有直接关系,反正挂在那里快十年了。”他矢口否认着,站起身,为“崇敬的偶像”扶了扶画框。 十年前,王中军才投身影视业。当时华谊兄弟还只是一家广告公司,影视仅属于公司旗下的很小一个部门。 靠着在美国留学打工,送外卖,长期穿POLO,五年的省吃俭用,王中军辛苦攒下了十万美元。1994年回国,和弟弟王中磊创办了华谊兄弟广告公司。 为中国银行设计统一标志,从而引来与其它银行的合作。这段赚取“第一桶金”的往事,王中军已倦于再提。 与英达合作,投资拍摄电视剧《心理诊所》,才让他知道,电视剧也可以是商品。1998年,中国娱乐业正步入正轨,之前一部《渴望》曾红得一塌糊涂,但《心理诊所》收视很是一般,“赚的还没我拍广告多,就算是交学费了。” “另一笔学费”是和当时北大华亿,现在保利华亿的董事长董平合作。他前后投资900万,拍出的《鬼子来了》却没能上映。这次他说自己不赔不赚,因为投资前签过一份保证不赔本的合同,钱最终是收回来了,朋友也没得罪。

加入创业吧,马上与十余万创业者在线实时交流:把握创业机会、探索商业模式、寻找创业伙伴。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 版权均属于创业邦 转载必须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转载作品与网友言论 不代表创业邦观点。相关合作 请发信至service@cyzone.cn。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