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趋"冷" 把你的钱养起来

   2023-03-08 互联网4710
核心提示:经济趋冷,把你的钱养起来 奥运过后,人们的热情也会和这天气一样降温,逐渐回归到眼前的现实:股市跌跌不休、房市萎靡不振、经

经济趋“冷”,把你的钱“养”起来

奥运过后,人们的热情也会和这天气一样降温,逐渐回归到眼前的现实:股市跌跌不休、房市萎靡不振、经济放缓、物价高涨。大环境如此不好,相信很多人的手头都感觉有点“紧”。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到下面这熟悉的一幕幕――

打开衣橱,总能发现有些买了一年的衣服只穿过一次,甚至从未穿过;

无论是工作还是看电视的时候,嘴里经常咀嚼着零食,那些缺乏营养的东西既不利于身体,也浪费了钱财;

不顾个人财力,透支未来贷款买房买车,买了后才发现房价车价将要步入下降通道,而自己已经背负起沉重的负债;

当别人炒股买基赚钱了,自己就赶紧跟风去买,一旦市场环境恶化,就让钱趴在银行账户上睡大觉,却错过了下一次机会;

……

不用瞅别人,这种种行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影子。金钱就在这些无效率的运作中被浪费掉了。当经济形势大好、社会流动资金充裕、物价水平很低的时候,你对这种浪费满不在乎。但当通货膨胀高企、货币紧缩、未来经济预期看淡的时候,仍无视金钱的使用效率,那对自身财务的伤害就凸现出来了。

老人常道:要学会将一分钱掰成八瓣来花。或许那种极端节俭的思想离我们已经远去。但注重节约、每一笔钱都要在储蓄、投资、保障等方面进行有效率的分配,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年轻人则喜欢说:钱不是攒的,而是赚的。而我们接下来就要告诉你,钱既不是攒的,也不是赚的,而是“养”出来的。

你不需要牺牲生活质量、也不需要过分吝啬,只需要让你的钱能更有效率的运作起来,紧缩的环境反倒能为你提供财富迅速积累的契机。


为什么当前更要倡导金钱效率观

“养钱”不是让钱趴在银行账户上不管了,而是让钱“休养生息”。不铺张浪费、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钱财,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它的效用,尽可能的博取收益或增加你的幸福感,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金钱效率观。

让你的钱变得更有效率起来!这句口号适用于一辈子的理财生活中,但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它的紧迫性比任何时候更加突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看一个发生在笔者身边的真实案例:

张三和李四同年毕业进入同一家单位工作,他们的收入一样、家庭条件也差不多。张三在毕业后就学会大手大脚的花钱,并在2001年的时候向朋友借钱买了一辆车;李四则在刚工作的几年非常节俭,2003年的时候依靠自己的积蓄贷款买了一套房。张三在2007年的时候看到身边的人炒股很赚钱,就把全部的积蓄投入股市,包括每月的工资,希望能够尽快地赚出一套房子来,结果现在悉数套牢;李四早在买房时,就将自己每月的收入分成几份,除了继续保持节俭的开支外,一份用来还房贷,一份用来投资股票、基金,剩下的做储蓄。当2008年股市开始下跌的时候,逐步卖出了手中的大部分股票用来提前还贷,虽然没有卖在最高点,但账户的盈利也是颇丰。10年下来,张三手中的资产除了一辆破旧的车子,几只被套牢的股票,就没什么了。而李四拥有一套基本还清贷款的房子,大量的储蓄和现在仍未亏损的少量股票。张三和李四的资产差距达数十倍!

这个例子清晰的告诉我们:理财规划对一生的财富状况影响是多么巨大。而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就会发现把握经济趋势让钱在不同时期发挥它的最大的效用是如此重要。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现通货紧缩,钱变得更值钱,这时候增加储蓄非常有必要。2003年外贸顺差激增,流动性开始泛滥,钱已经逐渐贬值,那时购入资产恰逢其时。2008年通货膨胀高企、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提前还贷、卖出资产很有必要。你看,在不同时期钱的效用是不一样的,如果每次都“踩到点子上”,那对财富的积累大有裨益。

当然,我们得承认李四的财运确实不错,但之所以李四看起来运气非常好,源于他对金钱的有效率运用,而且一直非常节俭。如今,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一个周期临近结束,而下一个周期还未来临的时候,这时候学着让金钱更有效率的运转起来非常有必要,它不仅可以让你捱过寒冬,还能让你在复苏来临前抓住进会,迅速增加财富。

下面,我们就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看为什么树立金钱效率观是如此的急迫:

首先生活成本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奢侈浪费也不符合未来的经济转型趋势

奥运会后,很多人关心房价能不能降下来,其实相比于房价下降,水、电、汽油价格的上涨可能性更大,最近官方已经频频吹风暗示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调。本来已经饱受通货膨胀和资产缩水之苦的都市白领将面临生活成本继续加大的事实。如果你继续的铺张浪费,把钱花在无用的地方,比如从不穿的衣服,积满脂肪的肚子,那你的财务状况会更加恶化。

麻省理工的四位年轻的科学家曾撰写过一本畅销全球的经典书籍――《增长的极限》,书中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人们每年消耗的资源已经超过了这个星球当年的资源再生量。整个社会的生态足迹相对于地球所能提供的容量来说已经出现过冲。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不能说是面临“增长的极限”,但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节能减排已经成了国家的战略方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生活中也提倡简约和环保、避免不必要的消耗、提高金钱的使用效率呢?

其次通货膨胀与经济收缩并存,提高金钱的运用效率能让你安稳“过冬”

面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你该怎么办?或许你觉得应该提前消费、囤积商品,但那是在因商品短缺而引发的通胀周期中应该做的。目前这轮通胀是货币泛滥、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导致的,其实很多产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提前消费和购买非生活必需品就如过去通涨期间囤积暖瓶、电视一样没有意义。

这轮通胀与以往相比有两个不同的特点:一是通胀伴随着经济放缓、二是在通胀中,房产和汽车这两件现代人最大的消费品价格却在下跌。

经济放缓意味着企业利润降低、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减少,这时就更应该紧缩不必要的开支,提高金钱的使用效率来应对高涨的物价。而房地产业的过剩必然开启房价的下降通道,当你更精细的打理钱财就能在未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入资产,让钱的效用增加。总之,当冬天来临的时候,聪明的动物会积极的储备食物,并减少自身热量的散失,现代人理财的原理也一样。

另外,当前倡导金钱效率观,有助于你第一时间抓住机会,迅速积累财富。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没有防守、如何进攻”,这两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话都有其道理。“守”住自己钱财的最好办法是积极的投资,否则会被通胀侵蚀殆尽,但如果没有平常的积累,当机会来临时哪有钱去投资。如今股市泡沫已经破灭,虽然言底尚早,但离遍地是黄金的日子也不远了。这个阶段,让你的钱高效运转起来,会在下次机会到来时助你财富腾飞。

效率!效率!把钱变“活”!

“速度和效率帮我赢得时间!”刘翔这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整点时分的报时语,在我们看到8月18日刘翔因伤退赛的消息后,变得尤为深刻。再快的速度预期,没有完美的效率支持,最终的结果也只能化为遗憾。此番道理,在我们的理财生活中同样适用。只是,与田径比赛中所体现的速度与效率的均衡度不同的是:虽然赚钱的速度差距会对财富积累值形成影响,不过,在我们现实的财富积累过程中,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今年3月,《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富豪榜中,78岁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以620亿美元身家,问鼎全球首富。而在38年前其40岁时,巴菲特当时仅有约2000万美元。虽然这在当时的美国已是很大一笔财富,但也入不了美国的富豪榜。而历经38年,2000万美元变成了620亿美元,而从2006-2008两年间,其财富便增长了170亿。诚然,这是大师的杰作!不过,诀窍却看似简单,他不过是让那2000万,每年有约平均不到24%的投资收益而已!并将所得资产不断地最大效率化,天文数字的资产就是这样创造的!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在复利推动下形成的效率变成了速度的前提。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拥有亿万家产,而我们倡导的金钱效率亦非停留在财富的数字增长层面。不过,在当下需要你不断积累财富对抗经济变化的时代,而你却依然在为自己苦苦得不到真正能够享有的财富生活而困扰时,停下来思考,如何让你的现有的财富变得有效率起来,变得更为实际!

人人都该有的“金钱效率观”

“人人都要过好日子,任何人都可以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关键在于:只有你能帮自己做决定。如果没有办法帮自己做决定,就会变得‘认命’,人一旦开始认命?……”被誉为台湾投资理财届黄金夫妻档丁学文夫妇提出的如上逻辑问句,分析下去的结果我们总都不觉会是乐观的。谈到提高我们的金钱效率同样如此,对于没有金钱效率观念的人而言,在其实际的理财生活中,很难谈得上真正让自己的财富变得效率起来,最终的结果,只有看着曾经和自己同样境遇的人变得日益富足快乐而空悲切。

那么,当下的我们又该灌输一种怎样的金钱效率观呢?回答这一问题,就像“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勒特”,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对金钱财富的认知不同,对幸福度的感受不同,答案自然不同。不过,诚如《钱经》一直倡导的理财理念,终极是要人们过有品质的生活。我们在此提倡的金钱效率观,则是在追求自我人生的价值中,学会财富的合理规划与配置,把金钱用在刀刃上,发挥金钱的时间价值去理财,从而赢得富足幸福的人生。

7大招术帮你提高金钱效率

如果说,在我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金钱效率观”这粒种子,那么要怎样让这颗种子发芽,并能抵御风雨,在时间的洗礼下长成参天大树呢?《钱经》综合不同理财师的观点,帮助读者梳理了以下7招:

NO1.培养理财的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要想让自己的钱变得有效率起来,首要条件便是养成理财的习惯。理财不等于投资,而是善用各种可能的管理财富方法。不懂投资以前,不妨强迫自己每天记账,记账的好处在于了解自己的钱财流向,不但可以帮助检查每天的大小笔花费是否值得,如果有不妥的地方立刻改进,长久下来才不会老觉得钱赚多赚少,都存不下来。

NO2.避开投资风险点――做一个善于把握时机的智者!

没有人知道现今的金融体系是否能够有效防堵潜在性的金融危机,因为现在的金融市场已经成长到如此巨大、如此复杂而且如此环环相扣,我们所面对的全球金融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巨大复杂许多。因此,在当下的投资一定要找自己的熟悉领域,找到市场空白点,提高金钱效率。

NO3.量入为出――提高金钱效率的最务实方法

“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不无潇洒,只是如此的“月光”下去,不仅得不到长久的快乐,即使看到投资机会,也只空叹息。量入为出的金钱使用模式,则有助于个人的理财意识,让钱变得真正效率起来!

NO4.相信自己――莫跟风成了“替罪羊”!

有人在投资中,常常喜欢听所谓的“内幕消息”,而对自己的判断发生怀疑。为了一只消息股,不惜重金赌注,结果最终牢牢被套,甚至血本无归。在投资中最反对的便是“羊群效应”,因为这样的风险最大,要知道羊群是最容易被老虎攻击的。

NO5.勤奋――贵在坚持!

“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提高金钱效率亦如此,很多人说是要理财、要规划、要设定投资标的,提高金钱效率,起初看报表,学习专业知识,还表现出满腔的热忱。结果一旦决定出手买了某股票,买了某基金,就摆在那里懒得管了。有人赚了很高兴,可是赔了就安慰自己“没卖就没赔”。后来基金摆到清算,股票摆到下市,连本都拿不回来。如此的懒惰,谈何金钱效率。

NO6.搭建财富避风港――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提高金钱效率最明显的方式也许便是投资,不过建立完善的财富保障,不仅为投资解决后顾之忧,更是提高金钱效率的重要一环。通过储蓄、保险、国债等具有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达到均衡理财,实现金钱效益最大化。

NO7. 管好大钱,盯好小钱――莫要丢了西瓜捡芝麻!

很多人在投资中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遇到小利就沾沾自喜,遇到大亏损就置之不理。在股票投资中,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在市场行情好时,往往短视,看到小利就很高兴,匆匆忙忙离场,结果赚了芝麻丢了西瓜。而投资在逆境中,却因小亏损最后发展到大亏损,损失的缺口越来越大,直到损失大部分资金。这样的结果资金往往被套很多时间,失去了理财的效率。

你的钱也可以神奇演化

掌握了以上7大招术,要想最终提高金钱效率,甚至像巴菲特一样,财富发生神奇般的演化,那么永远不变的原则是,谁的忍耐力强,谁就能获得成功。

虽然初次投入的钱微不足道,但是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投资回报率就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因此,你希望尝到投资复利的甜头,就一定要尽可能地延长投资时间。总之,尽可能早地投资,投资的周期尽可能拉长,就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如同酒越酿越醇的道理一样。

在决胜点上,复利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虽然该投资商品的复利收益率只比别的投资商品多0.1%,但是在最终的收益决算时,却能获得比其他投资商品高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应该选择哪怕是投资收益率只高0.1%的复利投资商品。

假设你20岁时存了100元钱,按年复利收益率100%计算,第一年末你将得到200元,把这200元继续按100%的收益投放,第二年末是200*2=400,如此第三年末是400*2=800…如此反复40年,等你到60岁的时候,到底会收益多少呢?至少有199.5万亿元。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投资时间和投资收益率。复利投资在最初的几年内收益增加的速度比较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益会呈几何级数增长。成倍增值的速度越来越快,就像滚雪球一样。钱不在于多,而在于你是不是坚持投资。所以你的坚持和稳定复利是你获得财富的最重要途径。

所以别小看我们每天每一秒都在过的时间,对于你的财富来讲,时间是你的朋友,而且是您很重要的朋友。李嘉诚曾说过,一个人三十岁之前是用自己的体力来挣钱,三十岁以后一定要学会用钱来赚钱。这是他的致富秘诀。时间是你的好朋友,别等待,当下就行动。

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曾经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观。

故事一:假如印第安人懂得投资。

公元1626年,荷属美洲新尼德兰省总督Peter Minuit花了大约24美元的珠子和饰物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现在的曼哈顿岛地区,到公元2000年,估计曼哈顿岛价值2.5万亿美元。假如当时的印第安人懂得投资,使24美元能够达到平均7%的年复合收益率,那么,到375年后的2000年,他们可买回曼哈顿岛。

24×375=2.5068

故事二:西班牙人的遗憾。

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却将本来属于自己的世界首富国地位送给了今天的美国人。1492年,西班牙国王Ferdinand V及女王Lsabella资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大约3万美元,使得哥伦布冒险向西航行70天后,到达加勒比海群岛,完成了发现新大陆的创举。花费3万美元发现新大陆,这给当时的西班牙带来了精神上的成就感,但却使西班牙在2004年失去了价值16兆美元的财富!16兆美元几乎是2004年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全年的GDP总值!

elab.icxo.com

1、凡本网注明“世界经理人”或者“世界创业实验室”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世界经理人”或者“世界创业实验室”,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本网不承担此稿侵权责任。 3、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4、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5、联系我们:contact@icxo.com;投稿邮箱:article@icxo.com,欢迎赐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