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创业实验室消息:豆丝是湖北的一种小吃,对省外的人来说显得陌生。然而,这种加工起来不复杂、几乎家家都会做的普通小吃,却留给了武汉市黄陂区的张远胜太多的迷茫,自从2002年他开始做起豆丝后,是销给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这个十分简单的选择题,却让他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尴尬。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镇有一个名叫张远胜普通的农民,一直靠踩三轮车为生的他在2002年突然改了行,并在五年内拥有了年产值六十万元的工厂。与此同时,镇上原有的十几家做同类生意的店铺都消失了。
吸引张远胜的面食就是豆丝,农户用大米和绿豆先打成浆,再烙成饼,冷却后先切细再晒干。作为过年时必备的食品,豆丝在湖北是家喻户晓。吃时将干豆丝放在开水中煮熟,并根据个人喜欢调味。
2001年的一天,张远胜踩三轮车到汉口市中心的一家集贸市场,在这里,他发现有一家店卖豆丝,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外面卖的豆丝,他毫不犹豫的买了2包回家尝尝。
张远胜:“一尝,味道不好,一煮,这个外面成稀泥,化了,里面还是生的。”
买回来的豆丝不好吃,张远胜却有了一个主意,豆丝是这么有名的一个湖北特产,却没有人要作它的生意。我为何不试试呢?他和妻子陈翠珍算了一笔账,三轮车一天只能挣百来元钱,而豆丝若能卖到6,7元一斤,一天就能有数百元的收入。
不料话一说出来,就遭到了妻子的反对。家里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三个孩子也都还在念书,要是投资失败了怎么办?再说,即使生产出来了,市场在哪里呢?
张远胜:“她开始没有思想准备,应该说是没有思想准备。”
陈翠珍:“要说没有顾虑那是假的,因为我对这个豆丝还不怎么了解。”
妻子的顾虑让急于创业的张远胜一下子清醒了很多,他决定先去做一番市场调查。2001年,张远胜自费到省外去考察市场。 elab.icxo.com
1、凡本网注明“世界经理人”或者“世界创业实验室”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世界经理人”或者“世界创业实验室”,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本网不承担此稿侵权责任。 3、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4、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5、联系我们:contact@icxo.com;投稿邮箱:article@icxo.com,欢迎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