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胜利 互联网的胜利?

   2023-01-12 互联网7680
核心提示:在美国.. 1860年,美国大选,林肯只能坐着马车来巡回演讲; 1933年,为了获得胜利,罗斯福已可以拿着广播喇叭进行宣传; 1960年

在美国..

1860年,美国大选,林肯只能坐着马车来巡回演讲;

1933年,为了获得胜利,罗斯福已可以拿着广播喇叭进行宣传;

1960年,肯尼迪在电视上面对万千观众发表演说成为了常态。

2008年美国大选,奥巴马、希拉里,麦凯恩,都争先恐后以论坛、博客、视频分享的2.0方式宣传政治纲领、播放竞选广告,发布最新动态,同时也收集民众的声音,并与网民展开互动。

奥巴马,47岁的黑人偶像,凭借着平民出身、经历复杂的优势,打出“革新”、“梦想”的旗号,在一脸阳光的帅气中,成为了最会利用互联网工具的人。

“奥巴马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懂得如何发挥自己的平民化优势,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博客、书籍等各种媒体,吸引着更多的年青一代,和被政治忽略的数量庞大的非主流人群。”有一家媒体这样评价。

这确实道出了奥巴马广受关注的原因:草根的身世和经历。

“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奥巴马在自传《源自父亲的梦想》中这样写道,“烟酒、大麻……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驱散困扰我的那些问题,把那些过于锋利的记忆磨到模糊。”

奥巴马说,父母两人多次的婚姻,给他带来了7个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其中一个妹夫还是华裔。

如此出身,没有阻挡奥巴马向上攀登的步伐——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一个穷人社区工作,年薪只有1.3万美元。

后来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接着从政,当上州议员。2004年,他成为了国会参议院内唯一的黑人议员。

在整个参议院里面,他是惟一需要自己去报税的人。为了获得竞选国会参议员的经费,他一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

这些故事说起来,当然让人感到心酸,但却感到着美国人——底层出身,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简直就是真实、生动的“美国梦”故事!

曾采访过他的一名网站主编说:他在因特网上如此受欢迎并不让我惊奇。他刚刚46岁——对于赢得大多数互联网一代来说足够年轻。他早期深入社会性网络,在网络票选中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可能获益于早期的培养。

这年轻的支持者成就了奥巴马。他们年龄大多不超过20岁,不仅对17岁和18岁的首次投票者有着巨大影响,而且在网络上,他们是有号召力的主角。

为他们看重的是,靠着个人努力成功的奥巴马,身上有着自己的影子,也寄予了互联网的精神——自由开放,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一位网友这样写道:“谁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如何实现?奥巴马就是榜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