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媒体消息:网盛称,已联系阿里巴巴联合调查“马云雕像门事件”,不过阿里巴巴并未作出正面的回应。而此前几天,涉入此事件的“浙商”代表人物郭广昌则“力?”阿里巴巴。网盛所谓联合调查一时落入孤掌难鸣的尴尬境地,而阿里巴巴则已全力四面反击。看得出来,阿里巴巴网盛这场口水大战一时难于叫停。
阿里巴巴网盛口水战愈演愈烈之际,发展到现在,网盛似乎已成为众矢之的。尽管网盛已发表声明,网盛科技并非“马云雕像门事件”及“消失的浙商,开始并以马云和阿里巴巴为耻”的背后策划者。不过,网盛旗下的“生意社”及“中国B2B研究中心”以“独家新闻”的方式,源源不断产出大量批评甚至丑化阿里巴巴的文章,网盛对此供认不讳。因而面对阿里巴巴的指责,网盛由于某些细节上的缘故而百口难辩。
虽然在此期间阿里巴巴指称的像《王通:阿里巴巴必定走向衰落》、《阿里巴巴冬天比其他模式互联网企业更寒冷》等文章,被阿里巴巴归为网盛幕后有组织的大规模蓄意攻击,然而证据难寻。不过有意思的是,近来这些曾对阿里巴巴的分析批评过的声音再度浮现,包括《王通:阿里巴巴战略分析》,《网盛生意宝放下网站篡改他人文章,剑指阿里巴巴》),《一呼百应:与阿里巴巴和网盛是非口水线划清界线》等等文章,均明确表示与网盛毫无瓜葛。尽管他们从多方立言力求挣脱被阿里怀疑与网盛之间的某些关系,然而是否能洗刷这种“罪名”,就目前而言是与不是的论断都显得有些为时过早,还需要时间沉淀。但显然,由阿里巴巴网盛之间的双方角力,似乎已变为互联网由阿里巴巴与网盛为主,旁涉业界人士及同行网站之间的口水大混战。
阿里巴巴称网盛的系列恶意攻击行为,不仅直指同城阿里巴巴,连环球资源、慧聪国际也未能幸免于难。同时怀疑网盛幕后策划了前前后后整个的恶意炒作事件,包括以第三方口吻批评阿里巴巴的个人及其他厂商。
阿里巴巴在此过程中调用了强大的公关力量,动用了里里外外的关系。在网上舆论借势几乎一边倒,而几天前网盛以公开信的方式否认背后攻击阿里巴巴未果后,呼吁展开联合调查,但阿里巴巴不依不饶。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这场口水混战中,包括阿里巴巴与网盛在内的电子商务网商,没有赢家。
或许两家之争,最终结果会在于网盛是否真是“幕后黑手”。但他们这种之间,不管真如网盛炒作,阿里被迫反击,还是相互间的一场误会,甚至双方窜通自导自演,均不无可能。这场涉及一大批人的口水混战,对电子商务整个大圈子,牵涉到4000多万中小企业,都不会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