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业股东构架的几种模式

   2023-04-12 互联网3840


    同事模式。同在一个公司打工,比较投缘。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既是同事,又是朋友,最重要的是,每人在不同的部门,了解公司运作流程。例如,从事贸易的企业,需要了解货源、定价、入关、销售等环节,如果是从事研发生产的企业,则需要研发、工程、生产、销售方面的环节。这种模式最关键的市场人士,当公司遇到危机时(不幸的是,很多公司经常遇到危机),总有人挺身而出(一般是市场或销售部门的人),领导一批同事,上演一出“出埃及记”,从原公司炒出一单,成立新公司,继续做老业务。这种模式,要么第一单之后没有赚钱,很快灰挥湮灭;要么经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坚持下来了,但当初的“创始人股东”,Co-Founders,因为各种矛盾、各种原因逐渐消失,最终又会成为夫妻店等模式。深圳很多行业、很多企业,时时都在重复着这种轮回,不断的分裂、重组,新生、消亡。

    江湖独行侠模式。这种模式一般只有一人,依靠在打工过程中积累的某方面深度知识,Know How,自行开辟一片天地。一般是不租写字楼,少数租一间非商业楼宇,并不注册,依靠业内的人脉关系,独自接单、设计、开发,调试,交货、收款。这种情况,在前几年颇为流行,主要是在单片机领域,不需多少投资,技术开发主要依靠对某些应用的理解,比如电话机、VCD、MP3等产品。依靠这种模式“成功”实现自身价值的人不在少数,鄙人前几年也曾这样做过,不过以失败告终。这种独行大虾,遇到风浪,则自然重出江湖,再去打工,如此循环;如果发挥的好,有扩大化的趋势,则会发展成为夫妻店、同学会等模式。

    “金点子”模式。这种模式,只需要一颗聪敏的脑袋,可以想出常人想不到的点子,就可以发财,前几年颇为热闹了一阵子。这种模式的关键,是需要找到VC,或者其他类型的赞助人,把点子卖出去,才能成功。但近年新经济幻灭,带动投资融资行业向下深度调整,投资商的钱,实在是不好骗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