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菜市场卖豆腐

   2023-01-12 互联网7710
核心提示:两名大学生在自制豆腐。 6日21:00地下室:收摊回家算账 豆腐得新鲜,我们只能晚上做,清晨卖。前晚9:00,绵绵细雨让这个夜晚显

两名大学生在自制豆腐。

6日21:00地下室:收摊回家算账

“豆腐得新鲜,我们只能晚上做,清晨卖。”前晚9:00,绵绵细雨让这个夜晚显得寒气逼人,在沙坪坝华彩农贸市场旁的一栋居民楼地下室里,记者找到了李庆文和董栋。这时,正是两人收摊回家、张罗着制作新鲜豆腐的时间,连续的早起晚睡,让两个高大帅气的小伙显得很疲惫。

在这个不足15平方米的地下室,一张床、两根凳,是屋里仅有的摆设。匆匆吃过晚饭,两人除了轮流看看正在浸泡的豆子,切磋下做豆腐的手艺心得外,还得花上半小时算算账。

“应该是看我们到底亏了多少。”董栋说,摆了10多天的摊,豆腐一半用来卖,一半送到了附近的火锅店,加上房租和日常开销,每天要是只亏50元,就足够两人高兴的了。

“为了制作出标准的河南豆腐,我们买的是贵很多的河南原产豆。别人一斤豆子出三四斤豆腐,但我们要保证豆腐能经煮,只能出两斤……”所以算账成了两人每天最头疼的事,“一斤豆腐2元,我们的成本就是1.5元,一天卖了12斤豆腐,24元,扣除成本、摊位租金、房租……”一笔细账算下来,这一天依旧是入不敷出,亏80多元。

7日1:40豆腐坊:第一锅彩色豆腐出炉

地下室的另一头,便是两人每天晚上熬夜制作河南香豆腐的豆腐坊,地方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算完账,两人来到豆腐坊做起了准备。说起做豆腐的创业点子,李庆文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说其实源于自己的嘴馋。

去年7月,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董栋放弃了考研计划,推掉了原本可以获得的好工作,到重庆找到了高中时的铁哥们李庆文,谋划自己创业。当时,李庆文刚从重庆工学院毕业,因大学时能力突出,在大三时便与南坪一家大型超市签约,坐在办公室当起了白领,已经有了一年工作经验。如何创业,能做什么?一次嘴馋给两人找到了出路,“当时我俩正在烫火锅,我告诉董栋,我想吃家乡的香豆腐了。吃着吃着,我们就突然聊到了重庆的火锅好像很少吃新鲜豆腐,但在我们那里,新鲜豆腐就是火锅的主菜!”喜欢麻辣的重庆人,为何不在火锅里煮容易入味的新鲜豆腐?想到这一点,两人有些激动,有了“豆腐大计”。

去年最热的8月,李庆文和董栋开始满大街地跑,“为了摸清市场,我们吃了多少家火锅都记不清了。”李庆文说,最终,他们的调查结果是,新鲜豆腐虽好吃,但易煮化坏汤,所以重庆的火锅店,新鲜豆腐几乎成为难销的菜品之一。“但我们家乡的豆腐最大特色就是经煮,而且入味。”发现这个市场后,李庆文婉言谢绝上司的挽留,辞职开始了与好友的创业之路。

去年9月初,董栋只身回到家乡河南,在一个做豆腐坊的亲戚家一住就是两个月,啥都不做,就学做豆腐。李庆文在重庆也没闲着,两个月的时间,他几乎跑遍了重庆的大街小巷,制作了一张重庆“火锅店地图”,为将来跑市场做准备,并找到了农贸市场摊位,以此处为点,做顾客喜好的调查……

与记者闲聊间,河南豆泡好了。把一颗颗泡涨的豆子平铺在簸箕上后,指着桌上的南瓜、莴笋,李庆文说,今天晚上对两人来说很重要,因为他们要做出自己的第一锅“彩色豆腐”,“我们专门停业出去学了一天,豆腐也得看卖相和营养价值,今晚我们得把它做出来,明天到市场里去看看反应。”

接近晚上11:00,豆子还未完全晾至理想的状态,但两人已经很累了。把闹钟调至晚上12:00后,李庆文和董栋便靠在作坊的墙边,抓紧时间睡了起来。

晚上12:00,伴随着闹钟的一阵响铃,两人在睡梦中清醒过来。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将是最紧张的时间,20多斤豆子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打浆,烧开,过滤……30分钟后,两个大小伙取出榨好的各色蔬菜汁,小心地在煮沸的豆乳中分层添加。

“看!这就是彩色豆腐!”当最后一道工序———挤水制腐完成后,凌晨1:40,一盘上黄下绿的彩色豆腐出炉,但来不及过多的高兴,时间已近凌晨2:00。两人说,平时干到两三点是常事,今天算可以睡早觉了。

两人一起回到了那个15平方米的小屋,一根粗壮的下水管道就悬吊在床边,“下水管道经常会有些声音冒出来,但每天做豆腐太累了,哪顾得了那声音。”董栋很幽默,“我俩常开玩笑说,这居住环境不错了,还可以听到"小桥流水"。”

7日7:40农贸市场:推着小三轮去卖豆腐

再见到李庆文和董栋时,是清晨7:40,推着小三轮的两人显得很精神,步行10多分钟后,晚上做出的彩色豆腐被摆上摊位。此时的农贸市场人流稀疏,大多是摊贩们忙碌的身影,在那不足1米长的小摊上,两人拿出模具,熟练摆了起来。彩色豆腐有人买吗?你猜今天能卖出去多少斤?开摊前,两人一直猜测着。

上午8:30,农贸市场人流逐渐多了起来,虽然和其他摊贩们熟练地吆喝不同,两人显得很腼腆,但熬夜做出的彩色豆腐还是吸引了不少顾客。

“小伙子,你这个样子不行,有人在看你的豆腐,你就得主动吆喝,让他们过来看!”隔壁摊位的大姐有些着急了,顾着自己的生意,也开始不断地指点起两人的“销售方式”。

“河南香豆腐,经得煮!特别适合火锅!”在大家的支持下,李庆文终于吼出了第一嗓子,果然,随着人流的增加,生意陆续而来,一斤、两斤……卖得不错,“今天是我们开张10多天来生意最好的一天!”董栋说,最惨的是前天,清晨7点起来摆摊,下午6点才卖出去第一块豆腐。

生意好了,但新的“麻烦”又来了,负责下刀的李庆文老划不出别人轻巧的直线,几刀下来一盘豆腐被划成了弯弯扭扭的“曲线”、一块四方的豆腐,往口袋里一装就歪…把顾客都给逗乐了,“他们是大学生,和我们不一样……”听了附近摊贩的介绍,顾客们都报以宽容的一笑。

“我来买你两斤豆腐,两个大学生不错!”上午11:00,70多岁的陈维泰与老伴一起来到豆腐摊位,他说,老伴在菜市卖菜时听说了这两个孩子的事,今天与老伴一起来买两人的豆腐,为的就是支持一下两个有如此勇气的大学生。

7日12:30火锅店:冒雨免费送豆腐

对于刚刚起步的生意,两人分工很明确,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每天中午12:00一过,董栋继续守摊,李庆文就得去跑市场,拿着豆腐到周边的火锅店里免费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