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工程机械配件发展前景

   2023-01-12 8640

  第二、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实现了柔性自动化,已向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而我们各个零部件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先进的技术装备较少,厂房设备大多陈旧。不但与国外大公司不能比,甚至与我国其他行业的基础零部件生产企业相比也有相当的差距。各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投资短缺,产品和技术长期得不到彻底的更新改造,缺乏发展后劲。由于规模较小,银行也很难给予资金贷款,也很少能够得到国家技术改造贴息政策的支持。

  第三、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生产和销售成本较高。从1996年到1999年全行业连续亏损四年,对于现在的基础零部件企业来讲,边际贡献率一般不高,2001年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1.57%。在市场经济信誉尚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主机厂往往采用占用大量的销售货款的方式作为接受配套件进入的前提条件,有时还会以价格较高的主机产品充当货款支付,致使零部件企业要降价销售才能够变现,无形中又加大了配套件企业的经济损失。这些小企业为了争夺和保住市场份额,往往也采用最简单的价格战的营销对策,致使在部分企业中出现了干少赔少,干多赔多的奇怪现象,生产经营较为艰难。

  第四、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较之主机厂更弱,试验手段传统而且落后,很少有先进完善的工艺设备能力作为发展的基础,目前还是基本停留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对同类产品的模仿复制阶段。各企业一方面是大路货产品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技术附加值高的高档次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主机发展的需求,产品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

  第五、多数零部件生产企业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绝大部分企业仍旧处于传统的经验管理和人盯人管理阶段,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国内外大公司的管理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同时,同样也是历史原因,多数零部件企业也普遍存在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现象,产品和构成产品的绝大部分零部件都在一个企业内部生产,企业的生产要素完全依附于特定的产品。

  第六、大多数零部件生产企业多为老的国有企业,资本金较少,社会责任和负担较重,更多地承担了一些不该企业承担的富余人员、不良债务、历史包袱、社会稳定等责任。导致企业经营者不能够集中全部精力用于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因而造成企业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困难等一系列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七、由于零部件企业在质量可靠性、技术水平、交货期和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迫使一些主机企业,尤其是一些主机产品的排头兵企业在现在进行异地搬迁改造提高主机技术水平的同时,不管其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如何,仍旧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零部件的建设,仍旧保持着大而全的生产方式,保持着自我发展的格局。

  由此可见,一些工程机械所需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可靠性不高及发展的滞后,制约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主机产品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减弱了与国外进口全新及二手工程机械产品、与国内合资和独资主机企业竞争的抗衡能力,阻碍了工程机械主机产品大量、持续不断的出口。

  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及增长幅度与GDP、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行业景气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基本上呈同步正相关的关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