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课堂:内部创业 大树底下好乘凉

   2023-08-21 互联网2530
核心提示:内部创业:  员工、企业双赢  继自主创业之后,内部创业这种新的创业方式开始脱颖而出。所谓内部创业,是指一些有创业意向的

内部创业:

员工、企业“双赢”

继自主创业之后,内部创业这种新的创业方式开始脱颖而出。所谓内部创业,是指一些有创业意向的企业员工在企业的支持下,承担企业内部某些业务或工作项目,并与企业分享成果的>创业模式。在企业内部创业,创业者无需投资却可获得丰富的创业资源,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大树底下好乘凉”。

创业者感受

通力计算机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钢:

近水楼台先得月

梁钢创业时未投资分文,但如今却成为通力(上海)公司最大的股东,身价超过500万美元,这就是内部创业的魅力。

梁钢告诉记者:“富士通公司的内部创业机制非常灵活,任何员工(不限国籍)只要工作满3年,且表现出色,都可申请公司的创业基金;员工的创业计划书一旦通过公司的审核,即可获得100万美元的创业基金,并给予资源、技术上的各项支持。对我们这些有创业意向的人来说,这些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企业员工都是拿薪水的,即便是高薪,与创业所需的资金要求仍相去甚远。而通过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申请难度大,而且会有诸多的限制。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富士通公司1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丰富的内部资源,我的创业之路要艰辛许多,甚至有可能迈不出第一步。”

梁钢认为,与传统的自力更生型创业方式相比,内部创业由于背靠企业这棵大树,在融资、研发、销售等上面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创业者可从企业那里获得诸多支持,包括资金支持、管理方面的指导、综合资源的共享、业务资源的利用、品牌形象的借助等。而且,创业者只需用智力和技术入股,与企业共享收益,同时也共同承担风险,因此创业风险相对减少,从而更有助于创业者轻装上阵。

企业观点

从表面上看,内部创业是企业拿出资源来成全员工的美事,对企业来说,像是“替他人做嫁衣”,而实际上,企业也是内部创业的受益者。当时支持梁刚创业的富士通集团公司前任总裁关口先生有一种观点,内部创业可以把企业中的消极因素转为积极因素。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员工的需求一旦上升,高薪、高职及高福利就不再具有诱惑力,他们更需要发展空间和成就感,因此有不少优秀员工会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给予员工内部创业的机会,得到的往往会比付出的要多得多。富士通公司每年都会举行员工创业计划征集活动,选拔内部创业家,并在资金、资源上给予扶持。这项制度出台后,员工无不加倍努力工作以报答公司的“知遇之恩”,使公司业绩出现跳跃式增长,而且还诞生了一批“员工创业企业”,与富士通公司形成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