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元,9天就都用光了吗?舒正义认为他没有赔钱,只是钱都投入到公司了。租办公室时,“所有的朋友都反对,认为设计网站只要有台电脑就可以了”,但舒正义还是把它租了下来,并花了2000多元买了原房客的一些工艺品,又花了不少钱添置会议桌、办公桌以及二手的传真机、打印机等一大堆办公用品,“开公司就得有个公司的样子吧。我也到过很多公司,都很长时间了,还不如我公司气派呢。”当时还有当地一家知名度不高的媒体的记者鼓动舒正义做广告,仍然是所有的朋友都反对,但舒正义说:“觉得人家过来了,不好意思。我请他吃了肯德基,后来做了2000元的广告。”
舒正义有时还是清醒的,网上很多骂他的评论,说他是炒作:“开公司不是过家家,你想开就开呀?”他说:“我觉得他们说得非常对,在万事不具备的情况下,我居然把公司开起来了,破产也是必然的。”他承认有炒作的成分,但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大学生该凭什么创业
舒正义的状态始终牵动着西安工程大学郭可义老师的心。因为上学时曾创办垃圾回收公司的郭可义在西安高校颇有名气,他深知大学生创业的不容易。他说,舒正义在校时曾担任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是个不错的学生,但没想到他这么快创业,又这么快失败,他太年轻,太理想化了。“舒正义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如何加强学生正确就业、创业的教育。很多学生都很崇拜成功的企业家,但只看到了他们的成功,却看不到他们成功的背后付出的种种艰苦的努力。”郭可义用了很多时间来开导舒正义。
舒正义的校友秦剑波是个小有成就的创业者,毕业前就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但公司至今只有4个人。他很支持大学生创业,但他认为积累很重要,除了积累资金,还要积累经验、心智和社会资源。虽然创业需要政策扶持,但大学生不能把创业中碰到的问题都归咎于体制问题,“你总要有个详细周全的计划书吧,总要有市场分析吧,什么都没有,银行凭什么要贷款给你?风险投资为什么要投给你?”
留学法国、如今在美国微软担任高级经理的唐朝辉博士认为大学生创业不宜提倡:“大学生用什么来创业?现在很多行业都已经开始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的道路,由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很多领域从头做起已经很难了,除非你有非常好的创意,否则就别轻易去创业。”
离开外企后的陈宏刚博士在创办公司5年后深知创业不易,他说他非常赞同唐朝辉博士的观点,大学生创业无论是在资金、心态还是人脉方面都还很欠缺。过度提倡大学生创业会适得其反,令大学生的心态更加浮躁。他认为,大学生需要鼓励更需要引导,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毕业以后首先还是要就业,通过实践开阔眼界,锻炼心智,积累经验和资源,时机成熟后再创业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