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有一次的投资机会!寻找最赚钱的蓝筹股

   2023-05-12 互联网3830

  一生只有一次的投资机会

当我们从具体的数据中抽离,将整个国家的曲线拉长,我们与道琼斯指数的1910年何其相似,应该说我们的运气,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的确是大繁荣的开端,这样的繁荣也许可以持续30年。还有什么比这种一生只有一次的投资机会更引人注目的呢?

让我们先看看巴菲特所处的投资时间段——1957年开始至今。在这样一段时间里美国的股票市场表现如何呢?下面是道琼斯工业平均股指的走势。我们看到自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际上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道指在这样一段时间里增长超过了13倍。我们应该注意巴菲特说过的两句话,第一句是赚钱的人是有一种赚钱气质,言外之意就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赚到钱;第二句是选择指数型投资是聪明的选择,因为股指总是在涨。

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把巴菲特的出生日期提前到1890年,那么在他39岁的时候刚好赶上美国经济的大崩溃,恐怕他所说的股指总是会涨就会让他失去“股神”的威名。那样一次下跌,我们可以从上面的图表看到,道琼斯股指从1929年10月份的330多点一直跌到最低的41点,历时4年多,股指跌去89%,直到1955年才重新回到1929年的水平,中间花费了26年。不过巴菲特第一句话说对了,因为他是生长在战后的美国,美国的经济繁华时代成就了巴菲特,所以我应该把他的赚钱需要一种气质理解为他本人是很有运气的。

我们处在繁华时代

我们的投资人是否有这样的运气呢?

我们所处的阶段是否也是如同美国战后一样,会经济持续繁荣,股票会不断上涨?

应该说我们运气,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的确是大繁荣的开端,这样的繁荣也许可以持续30年。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认真挑选“蓝筹股”,然后稳如泰山地持有,直到象下面这样的图表所展示的收益为止。

2006年与1910年

不要奇怪我所得出的结论。

我们正是处在类似美国1900年-1910年那样一个时代。不要忘了,美国到1914年全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35万公里以上。而我们到现在只有8万公里的铁路。美国在1920年的时候可以每年生产250万辆以上的汽车,这是我们2005年的产量。而为国人所熟知的洛克菲勒,摩根,卡内基等人物在1910年前后已经在操纵美国的经济了。从1860年至1910年,美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铁路投资热潮,这个时间持续了几乎有50年。远远超过1999年至2000年互联网热潮的影响,与之相伴的是铁路类股票从1840年到1870年疯狂的行情。而到了1900年,钢铁,石油,金融成为了美国经济的主宰。钢铁工业成为继铁路投资热后的又一广受追捧的行业,这样的追捧持续了20年。现在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是66美元,总资产超过900亿美元,90年前,资本总额只有15亿美元(这在当时的美国已经是足够庞大的资本额)。钢铁行业的大兼并造就了象JP摩根这样的金融寡头。1920年汽车的大量进入美国家庭,促成了汽车股的行情。

对比一下我们所处的时代,看看与美国的1910年时有什么大的区别吗?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1910年时的美国也是钢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自2003年开始,汽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消费阶段,1914年后,由于福特的流水生产线的发明,汽车的生产成本快速降低,美国家庭开始消费汽车。

1914年美国的每千人拥有180部电话,2005年,中国已经有2.3亿的移动通讯用户。

——钢铁,石油,金融三大行业支撑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话电报将各种商业讯息快速在市场中传递。

我们看到中国现在的经济结构,这三个行业同样支撑着中国的高投资率,中国电信行业承载着各种资讯的传递。

1910年,美国已经进入金融工业垄断时期,2006年的中国,银行,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行业的整合还没有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1910年的美国依然有超过1/8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中国现在好像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并购应该是未来中国大型企业不断扩张的主旋律,投资的机会恰恰就存在于这样的并购中。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