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80后女孩儿开公司卖音乐梦想一文中所提到华乐艺术培训中心老师在给学生上古筝课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题:北京80后女孩儿开公司卖音乐梦想
在北京,像栾雪颖这样的80后女孩儿,可能不多。
从遥远的新疆北部考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对于很多学子,这已是梦想实现。对栾雪颖来说,不是。两年后,她决定离开“象牙塔”,开始打工、创业,如今经营着市值近千万元人民币的公司。
坐在朴拙的仿古办公桌后,这位盘起头发、红色唐装黑裤的白净女孩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
“我自己就特别喜欢古筝,但家在西北,当时没有条件。”怀揣着音乐梦想,辍学后的栾雪颖,到处求教,学弹古筝,现今回想那段日子,也算顺便为现在的事业提前做市场调查。
当时北京的民乐培训市场并不成熟,以家教为主,基本无正规公司性质的学校。经历了三年多打工和财富积累,2008年1月,栾雪颖正式注册北京磐海鸿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当起了老板。她要使每一个来这里的顾客,都能购买到自己的音乐才华,比如用二胡、古筝、琵琶或者葫芦丝,吹拉弹奏几首曲子,从而实现自己内心或隐或现的音乐梦想。
2009年,公司下属华乐艺术培训中心在北京开设分校4家,长期班学生500余人,非长期班学生3000多人。时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该中心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举行学生专场公益演出,反响甚好。
在栾雪颖看来,她的培训中心之所以能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最大的优势在于从小处着眼,只做民乐,专职教师加正版教材。用她的话说,就是“我们只卖一盘菜,就要把这盘菜炒好。”
也因为只做一盘菜,公司发展道路上,也曾几经困顿。比如,每一个岁末年初都面临着多个分校房租的压力。栾雪颖早年打工挣的房产,都一套一套卖掉一点一滴投入进来;终于找到投资方时,又因为其会影响只走民乐道路的方向,而被栾雪颖在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拒绝了。
正当她有点一筹莫展的时候,“忽如一夜春风来”。2010年,团购网站蜂拥扇动起蝴蝶翅膀,给这个民乐培训中心顺风吹来两万多学生。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到60、70岁的大爷大妈,还有三分之一是城市白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