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011金融业年终奖:银行员工可达十几万

   2023-02-10 互联网6360

上述在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总部工作的林强向记者透露,公司近期调高了全体员工的基本工资,现在一个月到手的基本工资5000多块,加上两万元年终奖,一年收入不到十万元,尽管与2007年普通员工奖金都在50万左右相差甚远,但在市场如此惨烈的形势下,也算“差强人意”。

“经纪业务完全是靠天吃饭,惨的时候就是这样。不过,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买房计划不行就推迟两年吧。”尽管2011年的年终奖聊胜于无,小强仍无悔当初选择券商这一行,他坚信当股市好起来的时候,自己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薪情”搅动金融业人才流动

伴随着金融业年终奖行情的起伏,金融行业间人才流动也暗潮汹涌。

“熊市正是跳槽的最佳时机,因为转型的成本也最小。”一位去年由一家地方券商跳槽至某大型券商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对于年轻分析师而言,在知名券商成长更迅速,当然大公司起薪与待遇水平也更具竞争力。

一般而言,在市场环境不景气时期,小公司由于业务单一,更容易受到市场冲击,相反行业内的大公司和国有企业,其福利待遇抗风险能力更强,福利待遇也更有吸引力,这也成为多数金融界新人就业择业的首要考量指标。

回忆起刚入职时待遇,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三年的小赵仍记忆犹新,第一年没有转正,每月工资2000出头,奖金也都要打对折。当年他的年终奖是两万元,属同行的较低水平。“那时特羡慕去小银行的同学,他们发的特别多。”他说。

一年后,工作渐入正轨的小赵,通过放贷和创造中间业务收入,年底一次性得到4万多元的年终奖,但仍比在招商、民生等小银行的同学少一点。而在去年岁末,他的年终奖再上新层次,达到6万多元,同时“季度奖”也随着年终奖水涨船高,从刚开始的每季度五六千元,激增到每季度两万多元的水平。

“现在看起来,大银行的好处就是收入可以一直稳定的增长。”小赵坦言,现在她已经不再羡慕那些在股份行的同学了,一是收入水平逐渐接近,二是国有银行尽管也有加班,但压力要小很多,“很多客户都是主动找上门的。”

与金融界新人倾向于由小公司到大公司的“向上流动”不同,具备多年业务和管理经验的中高层金融人才,则更倾向于“向下流动”——小机构灵活的管理制度和股权激励计划更具诱惑力。

“相比国有行和股份行,城商行不仅在管理机制上更为灵活,而其在薪酬和股权激励机制上的诱惑,更是已上市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一位去年由招商银行总行跳槽至某拟上市城商行的高管表示,一旦城商行上市,其手中的股权将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

目前,随着城商行上市预期的日渐升温,从国有行和股份行跳槽到城商行的人才已渐成趋势。此外,由传统银行跳槽至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支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成为中高层金融人才流动的最新趋势。

其中,以去年6月从瑞银证券中国区副总经理跳槽到广州万穗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的张化桥最具代表性。“相比风光无限的互联网行业,小额贷款的工作也很酷,因为前者大多数亏钱,而后者从成立第一天起就赚钱了。”这是他毅然告别外资券商高管光环的重要理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