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时果真成了一个小富婆
詹·史密斯有梦想,而且这个梦想说起来还有点“狂妄”,她为自己和老公制订了“不差钱”的时间表,到40岁时,家庭没有任何债务,银行存款,也就是可投资资产要达到100万美元。这个家庭财务稳定目标如果和世界上那些富豪所拥有的财富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甚至连个小巫都算不上。但对于一个每天只能赚到几美元这样最低工资的人来说,那就是天大的梦想。更何况,大多数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要想做到40岁时退休,拥有100万美元的可投资资产也绝非是一件易事。
在拥有了一些资本后,詹·史密斯开始抽出时间学习个人理财、投资、如何经营企业和确立个人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让詹·史密斯受益匪浅,也为自己和家庭的未来生活奠定了从财务到生活理念的良好基础。40岁时,詹·史密斯和她的丈夫真的到达了他们设定的家庭财务目标,不再工作,可以安心在家庭照料孩子,而且也不必为生计担忧。即使经历了经济危机,家庭财务也未拉响警报。
詹·史密斯说,她的家庭现在过的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而与一般的中产家庭不同的是,每天当太阳升起时,她和丈夫不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小富婆发家史:增加收入投资未来
从财富增长的角度讲,财富积累首先是要开源,不能财源广进怎么节俭也难成为富有之人。在詹·史密斯变成小富婆的过程中,增加收入是其基本思路。既然选中了为狗服务这条路,就要从狗身上捞金。最初詹·史密斯做了两份工作,一份是在兽医诊所当差,一份是在医院当接电话的活。在这两份职业中,詹·史密斯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人打工只能糊口,但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要自己创业,也就是宁做鸡头、不做牛尾。
詹·史密斯开始自己创业了,她首先利用自己的长项,开展狗训练服务的培训,利用兽医诊所的空地培训那些对宠物驯练有兴趣的人,这种培训服务很受欢迎。詹·史密斯虽然大学没毕业,但接受的动物行为和心理学教育却带给她启发。一些宠物狗,尤其是富人家养的名贵狗,当主人有事外出时,这些狗会被放到寄养店。一些人对狗心里想什么是门外汉,詹·史密斯却能从狗的行为观测到狗狗的所思所想。詹·史密斯发现这些名贵的狗对在寄养店的生活很不满意,而主人也无可奈何。詹·史密斯于是开了一个新生意,将富人家的宠物狗寄养在自己的家里,结果没想到是生意出奇地好。詹·史密斯爱狗,狗也在新家找到了新主人,欢乐得不得了。当然最高兴的是那些有钱的狗“爸”、狗“妈”,而赏钱自然不薄,詹·史密斯就是这么在玩中将荷包赚满。一年后,詹·史密斯这份玩玩就赚钱的职业收入比她的全职工作收入还要多,那还用说,詹·史密斯干脆辞职,专心回家玩狗去了。
詹·史密斯发现了赚钱的门道,就把主意打到了老公的身上。一个大男人,一年辛辛苦苦最多才赚3万多美元,不值得。老公有手艺还怕没饭吃。詹·史密斯鼓励老公自己开公司,照样来些泥瓦匠的活。一年下来,老公挺争气,赚了6万多美元,比在人家手下一年只能赚个三万、两万强多了。詹·史密斯有心,发现老公有手艺但不懂管理,几番调教之后老公果然是孺子可教也,再一年下来,还是那个人,年收入却达到了12万美元。
投资未来那是战略眼光,有钱干啥,让钱赚钱,有了钱就可以享受生活,就让小康日子落在自己的头顶上。这赚钱要赚正道的钱,国库通家库,小老百姓肯定办不到,即使有权有势的人能办到,那也不是老百姓发财致富的楷模。收入提高了,等于有了投资的资本。詹·史密斯和老公开始琢磨投资之道,干啥好,还是老路子,熟门熟路,投资房地产。钱不算多,就专挑法拍屋。房子状况差没关系,价格低便宜,自己动手装修,左捣鼓有鼓弄,一转手,三万、五万弄回来了。从30岁到40岁,詹·史密斯小两口没少这么干,越干越有经验,越干越赚钱。但这小两口干的这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房子买了又卖,人家是居者有其屋,到如今这小两口还是没房没产,租房过日子。但这种投资却也成全了两人,可以早早回家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