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标准与准入制度正制定 万亿产业链入正轨

   2023-01-12 8210
核心提示:  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大会昨天在北京召开。记者在会场了解到,主管部门正在加紧制定云计算的标准和准入制度,产业即将进入有序发

 

   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大会昨天在北京召开。记者在会场了解到,主管部门正在加紧制定云计算的标准和准入制度,产业即将进入有序发展轨道。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7500亿至1万亿元,本土企业有很大发展机会。

   盲目建设问题将被遏制

   在当天的会上,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指出,目前来看,我国云计算在服务能力的提升、技术研发、产业链带动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也面临重建设、轻应用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发展云计算的热潮下,一些地方政府的盲目性也显现出来。各地云基地建立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有些地方不是考虑应用和业务,而是在占地面积、招商引资上盲目攀比。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对照地图的话,你会发现中国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在升腾‘云’,越是后来的云越大,现在简直是满眼都是‘蘑菇云’。”

   对此,工信部部长苗圩不久前表示,“在国外,云计算主要是整合现有服务器资源,把闲置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虚拟的数据中心。但是在国内很多地方,动辄就是百万台新增服务器,存在着很大盲目性。”

   针对这一现象,主管部门已经采取了措施。綦成元表示,今后要完善和建立云计算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制定云计算服务的质量、评估和认证等方面的管理规定,逐步建立云计算信任体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綦成元还指出,发改委将加强云计算数据中心统筹布局,避免数据中心的盲目建设,加快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业务协同。

  云计算标准亟须完善

   在治理盲目建设的同时,发展云计算的另外一个关键是扩大应用。毋庸置疑,云计算标准化是云计算真正大范围推广和应用的基本前提。

   长期以来,标准的缺乏,使得云计算行业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不同企业、行业采用不同技术手段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导致不同解决方案之间的“沟通”成为难题,使得云计算的“威力”大打折扣。

   可以说,没有标准,云计算产业就难以得到规范健康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集群发展。

   因此,世界上不少组织正在大力推动云计算标准化,并以此在未来的云计算产业发展中谋取自己的话语权。

   但是在这些前沿的云计算标准化研究和制定组织里,我们国家的公司和组织比例是非常少的,仅在OASIS、Open Group、SNIA里有一些公司或组织参与。中国的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相对落后。

   业内人士指出,云计算标准牵涉到国家战略资源分配及安全问题。未来谁制定云计算标准,谁就有话语权。

   对此,工信部副部长刘利华昨天明确表示,主管部门将健全云计算的标准体系,加大分布数据存储,海量数据处理等云计算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