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C业十大“芯”结求解述评之一

   2023-01-12 9110

  首先,商业模式将发生根本改变。由于集成电路位于电子产品价值链的最上游,其价值需要依赖于电子整机和系统应用才能得到体现。过长的价值链将难以保证集成电路产品价值维持在较高水平。

  其次,软件必不可少。传统的软硬件划分准则不再有效,架构设计的内容将包括芯片和芯片软件,软件将从被动跟随芯片升级,发展到主动引导芯片的产品定义。

  再次,EDA厂商将成为伙伴。高额的研发成本将要求EDA厂商更多地为设计公司提供定制服务。一对一的“贴身服务”将成为EDA厂商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而中国的IC从业企业必须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产业环境中,把握发展脉络,去芜存菁,化繁为简,提炼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才能做大做强。

  此外,从国家的扶持角度来看,随着工艺制程越来越先进,投入将越来越大。IC厂商特别是IC制造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智力之争”,也是“财力之争”。2013年仅台积电一家企业的设备投资额就达100亿美元。如果没有国家长期、稳定、持续的投入,尚处幼年期的中国IC业是很难茁壮成长的。

  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中国现在已经形成拥有很强实力的系统公司如华为、中兴,电脑公司如联想,消费电子公司如TCL、海尔等。终端应用环节的壮大给IC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全球只有美国和中国拥有这样特殊的有利环境,应该好好把握。国家应当再度出手,大国大产业,需要大举措。一方面,对于相对强势的设计、封测环节,应当在完善产业生态环境、优化产业链的同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导产业链合作,促使系统公司、消费电子公司给本土公司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对于相对薄弱的制造业,应当通过国家资金给予支持,进行先进产能的扩充。同时,又以制造企业为基础,引导制造企业采用本土设备企业的产品。如此才能促成中国IC业全面走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总之一句话,技术鸿沟并不存在,中国IC业者所应做的是既不妄自菲薄,失去信心,也不应妄自尊大,夸夸其谈,而是脚踏实地,方可获得全新的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