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网投稿文章。(作者:洪学敏)
一个企业到底能够持续盈利发展多长时间?企业家一直思索这样的问题。企业发展周期短不只是中小企业的“死穴”,更是很多大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中小企业在与大型企业的竞争中,最终因为自身的一些特殊因素而遗憾地退出。
一些专门从事调查研究的经济学家曾谈到,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较短,很多企业还没来得及发展都死在幼年期。中小企业过早夭折与自身的一些弊端有着紧密的联系,管理粗放,融资难,缺少合理的培训机制等因素被企业者视为不可跨越的鸿沟,很多企业家开始自暴自弃,抱怨自己的企业没有政府的扶持,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抗衡,这样的心智模式不仅影响企业家的经营管理,中小企业在关键的竞争力上由于领导者的抱怨真正地走向失败的边缘,而领导者自身也会失去心底的那份奋斗之力。
在你感觉失去企业的痛苦,失去激情的无奈的时候,如果有这样的一些能够参透中小企业失败原因的方法,你能否愿意静下心来努力思考,让这些方法能够指导你在企业经营中的实践操作?
第一、 三规原则。
1、规律 企业的生存周期内在的规律是中小企业家首先要熟悉的,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时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这样的规律性下,企业家应该设法抢在企业衰退之前,对企业进行二次创业,尽力为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2、规则 古语云“无规则不成方圆”,中小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应把握自己的企业规则,专注规则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竞争中应遵守的规则是中小企业必须予以关注的。没有规则的企业经营虽然初期能够尝到甜头,但终究难以长久。
3、规范 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规范,中小企业粗放的管理更需要企业规范,有规范的企业能够让企业内部凝聚竞争力。
第二、 人文关怀。
我们强调有规范的企业管理,但规范的同时又不应失掉人性化,人文关怀随着企业的向前发展也被推上了前台。何谓人文关怀?就是在企业管理的制度规范设置中充分地考虑员工的利益,让员工将自己的情感和企业连在一起,和企业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小企业家的高度集权使得企业家自恃过高,往往忽略对员工管理方面的人性化措施。通过人文关怀抛弃那种“泼留希金”式的自恃过高的管理模式。
第三、 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有机结合。
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时候,不仅要遵守商业的道德,而且应拥有企业本身的职业道德。你要明白你的企业所在的行业本质是什么?真正的企业家不是疯狂地追求利益,而是在自身企业获得利益的时候懂得及时回报**。这就是我们之所以对比尔盖茨、巴菲特钦佩不已的原因。中小企业家在这一层面的关注能够提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让自己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的进步做贡献。
中小企业的发展面对着强大的挑战,面对着企业内部管理,资本经营等一系列的成长瓶颈,领导者只有不断了解和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特性,积极探索和研究改变企业现状的方法,实现企业从个人成长到组织成长,从自然成长到规模成长,从局部成长到系统整合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