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淘族”全球购物 消费力外溢国外电商

   2023-06-15 新华网3050
核心提示: 从手提包到化妆品再到婴儿奶粉,他们足不出户,在海外购物网站购买商品,由国际物流寄回国内。近两年,中国海淘族人群和消费数
       从手提包到化妆品再到婴儿奶粉,他们足不出户,在海外购物网站购买商品,由国际物流寄回国内。近两年,中国“海淘族”人群和消费数量急速扩展,巨量消费力外溢国外电商。

       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支付宝日前发布2012“海淘”用户消费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境内消费者通过支付宝“海淘”消费的规模同比增长117%,高于国内网购64.7%的增长速度。而“海淘”消费中,奶粉、辅食等婴幼儿食品类的交易占总体近四分之一,成为“海淘”最火爆的消费品。

       北京市民刘晓旭有一个一岁半的宝宝,以往奶粉都是托同事去香港带回来的。今年3月香港实施奶粉“限购出境”的新规定后,她开始加入“海淘”队伍。

       在记者面前,刘晓旭展示了一把“海淘”全过程:寻找购物网站,比较奶粉价格,寻找转运公司寄回国内……整个购物过程虽然比国内超市购物麻烦,但她觉得“海淘”奶粉“省钱又放心”。

       除奶粉以外,手表、电子产品是男性最常购买的“海淘”商品;而女性则更喜欢护肤品、服饰和母婴品。这些商品与国内售价相比,普遍便宜。一般情况下加上运费也比国内购买划算,因此广受中国年轻消费者追捧。

       长春白领王磊是个不折不扣的“海淘族”,经常在海外一些网站购买服装和护肤品等。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款知名化妆品套装,其海外官网上标的商品原价只有国内专柜售价的一半。“现在官网促销,产品还会有额外五折,加上运费,这套化妆品价格还不到国内专柜价格的四分之一”。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吕津表示,中国“海淘族”的涌现,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另一方面,国内食品安全事故多发,国产奶粉等食品出现信任危机,也让部分需求外流海外市场。

       但是,“海淘”能淘来物美价廉的商品,也可能淘来麻烦:比如发错货,发少货,货物在运送途中损坏,等等。业内人士称,海外网络购物要经过境外电商、境外物流、境内快递公司三大环节,任何一环衔接不上,商品就有可能出问题。

       据支付宝统计,过去一年,支付宝“海淘”用户人均支出1514多元,51%的用户“海淘”的单笔消费在101元至500元之间。显示“海淘族”对大额“海淘”消费的谨慎。分析称,这主要由于“海淘”消费仍存在一定退换货困难以及完税清关等风险。

       在一个“海淘”交流网站,网友“羊咩咩”发帖称,“海淘”来的几盒幼儿奶粉,辗转等待物流送货1个多月,拿到手后发现马上就要过保质期了。众多网友跟帖反映类似情况。由于“海淘”网站临期打折货品很多,而且一般不显示具体生产日期。于是,不少中国消费者经过漫长的运货周期,“盼星星盼月亮,盼来快过期的货品。”

       吉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对记者表示,在市场经济下,不通过进口渠道购物的确能省去不少税,不过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及国家应否控制还没有明确界定。“政府应先规范国内市场,让国内的商品和服务更加完善,让消费者更加信赖,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gaofa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