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湿地公园保护界桩-水泥自然保护区界桩价格
国家森林湿地公园保护界桩-水泥自然保护区界桩价格
国家森林湿地公园保护界桩-水泥自然保护区界桩价格

淮上区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蚌埠市淮上区梅桥、曹老集两乡镇的交界处,距主城区5公里,总面积800公顷,是淮河流域湿地中保存较好的一块自然湿地。2007年,湿地开始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工作,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省级湿地公园。2009年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开展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近日,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成为蚌埠市又一个“国字号”称号。
一是勘定湿地区域设制维护标识。在公园四个出入口处设立区碑,明确湿地范围。保护湿地原生态,湿地界边定点埋设105个界桩,在湿地公园10个主要明显处设置界碑。并在核心区界、缓冲区与实验区之间树立功能区桩。在自然保护区的一般出入口处、保护区内的居民点和人为活动频繁处均树立有标识,标牌与标牌间隔100米。
二是修复湿地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开展河道疏浚、退渔还湿、退耕还湿、生态补水、外来物种清除、植被和鸟类栖息地恢复等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10hm2的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和25hm2护岸植被恢复工程,建立国家重点保护湿地鸟类监测点和野生动物救护站。
三是严格人工介入确立建设目标。配备6公里的堤顶路,5公里的游步道,两处观鸟台,所有人工设施建设均以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扰为前提,通过生态恢复和保护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力求达到了 “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湿地建设目标。
四是合理开发利用营造文化内涵。打造“回归自然、体验生态、追溯历史、感念文化;徜徉淮河文化,领略湿地风光,享受休闲野趣”的品牌形象定位,从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以自然湿地资源为依托,结合三汊河的自然原生态,打造淮河流域湿地生态旅游的典范。注重科研投入,建立合作保护机制,区域内建立了16个专门科研监测站点,用以开展湿地监测活动。
五是普及湿地知识加强生态宣传。加强对湿地保护知识的宣传,通过设立宣传牌、制作宣传画册,举办知识讲座,开展“爱鸟周”、“国际湿地日”等主题活动,宣传普及湿地知识。积极地开展湿地生态保育、湿地监测和湿地监测保护技术培训会,与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签订湿地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教学科研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