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原产欧洲,国外广泛用作饲料、蔬菜和制糖原料,八十年代我国引进后又培育出大叶型品种华丰菊苣,由于它品质优良,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饲料和经济作物新品种。
一、主要特点
(一)适应性强 益丰菊苣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也耐寒、耐热。在炎热的南方生长旺盛,在寒冷的北方气温零下8c时仍青枝绿叶。在荒地
、大草原、大田、坡地均能生长,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
(二)利用期长 由于春季返春早、冬季休眠晚,作为饲料其利用期比一般青饲料为长,以中原地区为例,若在8月底播种入冬前便可刈割
一次,此后每年的4-11月均可刈割,其利用期长达8个月之久,可解决养殖业春秋两头和伏天青饲料紧缺之矛盾,且一次播种可连续利用15年。
(三)抗病无虫 益丰菊苣抗病力特别强,它在低洼易涝地区易发生烂根,但只要按时排除积水也易于预防,除此之外尚未发现有其他病
害。特别是它的抗虫害性能有独到之处,益丰菊苣至今尚未发现有传染性病害。
(四)菊苣用途甚广,用于养殖业,因适口性极佳,所有的家畜家禽及草鱼都爱吃;用于菜蓝子,其叶片鲜嫩,可炒可凉拌又是高营
养蔬菜;它还是生产食用菌优质基料:可从根茎中提取丰富的菊糖和香料;它5月份开花,花期长达四个月,花呈紫蓝色,景色秀丽是良好的蜜
源和绿化与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植物。
(五)饲草骄子 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牧草品种繁多,加上国内的优良品种,形成百草争艳之势,但若从产量、营养、生长期、病虫害等诸
要素综合衡量,益丰菊苣不愧为其中的佼佼者。例如,在蛋白质含量方面虽比不上鲁梅克斯,但后者易受蚜虫危害,而菊苣无虫害恰好是它最大的优点;
菊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整地。菊苣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但在肥力高、pH值为6的土壤里长势最好。由于菊苣种籽小,播前整地需要精细,土壤要深耕,耙平,使土层疏松,并根据地势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2.施肥。菊苣是夏季生长的植物,一年可割12次以上,所以需肥量较大,播前结合整地应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然后进行翻耕细耙,使肥料均匀地分布在土壤里,从生长第二年开始,每年施入氮肥50-60公斤,可在返青及每次刈割后结合中耕及灌水分批施入。
3.播种。菊苣播种不受季节的限制,最低气温5℃以上均可播种,但最好在春季播种,若在秋季应在早秋播种,菊苣进行直播,要求耕作田地必须精细、平整、对杂草严重或种植过牧草的田地可喷洒除草剂,一周后进行直播,每亩播种量0.8—1市斤,播种时将种子与细土混合均匀播下,深度不超过1厘米,播种后用细土覆盖。
4.田间管理。菊苣一般在播后5天左右出齐苗,出苗后应追施速效氮肥,出苗后每亩施尿素5—10公斤,兑水直接浇根部,以促使幼苗快速生长,苗期及返青后应加强杂草防除工作,及时间苗定苗。菊苣喜水肥,干旱期要辅以适当灌溉,可提高产量。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区种植,生产性能更高。
5.收获。菊苣茎叶生长繁茂,生长快,叶片肥嫩,特别是莲座叶丛期植株成熟后不收则逐渐衰老腐烂,并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故应及时收割或放牧利用。菊苣产量高,平均亩产鲜草6000千克以上,一般年收割茎叶4─5次,留茬高度10─20厘米。
6、病虫、杂草防治
菊苣生长快,植株高大,一旦它长起来后,杂草很难与之相争,但在苗期或返青期,易受杂草危害,应及时除杂草。另外,由于它生长快,一年能刈割多次,所以在生长季,如发现有病虫危害,应及时刈割,可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