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招聘面试时存在的一些缺陷

   2023-02-10 CHINA5830
  
(一)考官偏好

  
对于考官偏好,在现阶段的很多招聘中时有发生,很难避免。比如面试考官很看重学历,他对高学历者一定是青眼有加,那在面试开始之前,学历稍低者就铁定已失了一分。或是有另一位考官是做市场、搞销售出身,对能言善辩者就常有几分好感,而忽略了招聘岗位的特点和需要。

  
(二)先入为主

  
所谓先入为主,就是考官在面试刚一开始就对应试者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印象。这种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比如说:考官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是诚实和友善的,那么当发现应聘者的第一个谎言时,会认为是无心之过或是过份紧张,是可原谅的;而如果考官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是油滑和伪善的,那么当发现应聘者的第一个谎言时,会认为是习惯使然或是有意为之,是不可原谅的。

  
(三)以点盖面

  
还有就是以点盖面的问题。考官常常会由于应聘者的某一项突出的优点,而草率做出整体的判断。比如在招聘开发项目负责人时,某位应聘者显示出高超的软件开发能力,考官就有可能误认为他是项目负责人的合适人选。但实际上,担任项目负责人一职,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团队协调能力和开发管理能力,而不仅仅是有软件开发能力。

  
这样的晕轮效应不但会严重地影响面试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到公司在应聘者中的形象。

  
三、不作记录或很少作记录

  
在面试时进行适当的记录是必要的。但很多面试过程中,考官只是在应聘者的报名表上做综述总评性质的记录,通常还只是寥寥数笔,甚至干脆是先什么也不写,在脑子里记着,等全部面试完后再一气呵成。这样的做法在做少量的面试时问题还不是很突出,但在面对较大批量的同一组(岗位)人员进行面试时,面试官往往就只能对第一个人和最后一个人印象比较深刻,而对其他应聘者的印象就比较模糊。在面试结束后,仅凭考官头脑中的模糊印象和几句简单的总评,对应聘者进行分类,决定取舍,显然有失公充且准确性差。同时,也会不利于进行事后监督和总结面试结果。

  
四、忽略应聘者的工作动机

  
对于工作动机的考察是在没有经过精确设计的传统面试中常常会被忽略的重要内容。很多考官会把大量的精力集中在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方面,而不大关心员工的工作动机。

  
如果应聘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生活保障而来应征工作的话,他会试图顺应考官的嗜好,而隐藏自己的喜好和价值取向。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员工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动机会缺乏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常常处于一种消极的工作状态,这种消极的工作状态会成为管理、考核、激励的工作障碍。

  
什么是良好的工作动机呢?我的理解是对自身专业化的发展需要(包括不断地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与应聘企业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意愿(包括对企业文化、价值观和发展方向的认同和赞赏以及和企业员工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思想准备)。也就是说,首先员工应该喜欢这份工作,其次是喜欢这个企业,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的工作动机(应聘动机)是良好的。

  
说到这里,顺便解释一下。我所鼓励的良好的工作动机并不是要抹煞员工对获得生活保障的物质需要,而只是在强调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我认为仅仅追求物质利益的员工不见得是好员工,特别是在如今日益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

  
五、考官经验主义

  
越是有经验的考官,越容易以经验拿人。正如一些资深的人事经理常会自负地说:“做了这么多年人的工作,随便一个什么人,第一次见面,一分钟之内就能把他看个差不多。”

  
无规则的传统面试程序也助长了这种经验主义的漫延。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面试方法,不同的经理有不同的面试习惯和评价标准。

  
这样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员招聘会随着人事经理或是分管领导的更迭而时松时紧,出现员工良莠不齐,公司考核、晋升、培养环境日趋失衡的混乱局面。

  
六、应聘者的不满情绪

  
提的问题没准儿,面试时间没准儿,考官要求没准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