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是企业主攻方向

   2023-02-10 互联网5680
核心提示:  “加快培育与发展自主品牌”系列报道 讨论之十一  自主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  品牌是企业精心设计、创造的识别体系,是

  “加快培育与发展自主品牌”系列报道 讨论之十一

  自主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

  品牌是企业精心设计、创造的识别体系,是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的一种综合印象。它既是一种商品的标志,又是一种无形资产。也就是说,品牌的创立和管理是降低交易成本非常重要的办法,既代表了商品的市场定位、性能质量,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索尼彩电在中国一年50万台的销量所获得的利润,超过了中国所有国产彩电品牌的利润之和;耐克从中国制鞋厂花120元人民币买走的运动鞋因为打上了耐克品牌,售价就高达约700元;三星近几年成功地调整品牌识别,产品卖出了比其它同行品牌更高的价格。在国内,海尔集团因为一贯注重品牌的塑造,其电器总是比一般电器贵15%以上,有时甚至比松下、三星等国际品牌都贵,但消费者仍然选择购买海尔产品。这些国内外产品的高溢价能力,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企业的品牌溢价能力。

  去年,全球品牌管理咨询公司与美国《商业周刊》合作,公布了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每个品牌的价值均超过10亿美元。亚洲的七个上榜品牌中,日本占了六个。但号称要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却没有一个品牌上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品牌是企业综合竞争力关键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现代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品牌经济”,就是以名牌产品去导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名牌战略的思考和定位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应当看到,中国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和管理,但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有的企业投资巨大,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广告招标中成为“标王”,后来却并未成为名牌;还有不少品牌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有规模小、资金短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和市场竞争无序损害的因素,而更多的原因还应从企业自身和政府环境方面去寻找与检讨。一些企业品牌维护意识不强,不注重质量和管理的进一步改善,甚至急功近利,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与内外环境,轻率地使用一些有短期效果但会伤害品牌核心价值的战术,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品牌也就倒了下来。

  缺乏核心技术和优质服务等的持续创新,更是许多品牌难以持久的重要原因。不少企业成功地创出品牌后,忽视了在品牌产品上的持续创新,最终遭到了市场淘汰。

  需要改进“自主品牌生态环境”

  当前,要加快培育与发展自主品牌,必须使企业、政府和中介组织三方面形成有效合力。对企业而言,并不是想了一句好的广告语,请了一个好的形象大使,便能实现创名牌目标。企业创名牌是要使产品质量能快速满足顾客各种需求,且要进行不断的技术和服务创新,并具有品牌管理意识和经验。政府不可能取代市场对名牌的认定功能,但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市场环境,投资和税收等层面应当大力促进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壮大。动员各类社会组织来帮助贯彻实施中国自主名牌战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各种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应尽量避免成为“二政府”,而是要把它们真正办成企业和企业家自治并促进名牌及有关技术发展的民间组织。要积极借鉴日本、韩国等创保名牌的经验,把政府导向、企业创新和商会协调有效地整合起来,为中国日益增多的自主品牌在本土竞争与进军世界中奠定良好的“品牌生态环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