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困惑:能成事者善用人

   2023-01-12 牛津管理评论6910
核心提示:  管理者的困惑:能成事者善用人  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  企业不在大小,员工不在多少。凡重用众才之

 

  

管理者的困惑:能成事者善用人

  
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

  
企业不在大小,员工不在多少。凡重用众才之能者必兴,凡善聚众智之光者必明。这方面,刘邦是一个榜样。据史书记载,刘邦登上皇位后,在述其战胜项羽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性,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

  
由此可见,领导人不一定样样都行,样样才干过人,但他必须善于识人、选人、用人。否则,任何雄才大略难以实施,任何宏图伟业都不能成功。

  
善用人才首先要知人,善任以知人为前提,不知人不可能善任,不知人只会盲用。

  
知人之道很多。三国时的诸葛亮将知人之道概括为“七观”: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目的在于通过其对是非的判断来了解其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观其变。目的在于通过一连串的追问来了解他的应变能力;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征求其谋略意见来了解其知识水平;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通过从事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况来了解其胆识;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通过其酒醉后的表现来观察了解他的本性;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给其以得到财物的机会来观察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嘱咐其办事来证明他是否守信用。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即: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第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知人之后,重要的是用人。拿破仑说过,最难的倒不是选拔人才,难点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即使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因为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拔推荐人才,都是为了善用人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