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职场新人培训

   2023-01-12 CHINA9280

 

  蒋锡培:员工有三次选择岗位机会

  企业成立第一年时员工不过28名,19年过去企业员工规模已经发展至5600名,人员扩张了200倍,如此大规模的扩张速度如果没有很好的培训制度是万万不可的,所以集团更是在培训上狠下工夫,2007年我们的培训费为7000万元,即便在全球经济低迷的2008年集团的培训费也高达8000万元。
 

  如此高额的支出,也有人会问我这是否值得,在远东看来对员工的投资虽表现为财务支出,但却让员工他们更加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意识,这么说来,这不是支出,而是一笔投资。
 

  新员工的培训以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的军训开始,事实证明军训大大提高了员工在日后工作中的毅力、耐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军训过后,根据当时的招聘计划,大家就会到各自部门进行“实习”,我们的业务培训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时间为2个月至半年不等。有人也会问我,为什么是一个浮动的期限?
 

  这并不是一个浮动的概念。集团是一家比较重视学历的企业,实习期的长短与员工接受的教育程度有关,对于大专教育程度(以及以上)的员工来说实习期便为2个月,高中教育程度(以及以下)的员工实习期便为半年。在这段时间,不同的部门会针对各自的情况进行培训与理论指导。
 

  正是在这段时间他们的能力就会反应出来。当然,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员工在某个部门做了一段时间后感觉状态不好,那要怎么办,要辞退吗?
 

  不,有些时候并不是员工没有才能,而是将他们放错了位置,所以企业规定新员工有三次选择岗位的机会,如果觉得这个部门不适合自己,那可以换个岗位看看,这是对双方的一种负责。
 

  郑建华:新员工需要职业生涯规划

  我曾提出一个概念,每年企业都要招聘500名大学生。这一想法刚提出来,就遭到了很多的人的反对:企业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员工没有五年的时间很难入手,年轻人本来就容易浮躁,一下子进来这么多新人,对企业的贡献实际上并不大。
 

  我当时就给大家做工作,现在的员工即便再优秀也会有退休的一天,因此此阶段企业一定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梯队培养,企业未来的员工一定是高文化、高水平的,所以一定要招聘高素质人才,虽然近几年他们的贡献不太大,可是要考虑他们未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
 

  不过每年500个新人这不是个小数目,要对他们实施怎样行之有效的培养?
 

  我们采取了帮助每位新员工设计一份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
 

  很多时候,考大学、选专业存在许多偶然,或许他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或许他的优势也并不在于他的专业,所以这份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以他什么专业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与他们的沟通,我们便可以结合员工的个人意愿与集团的需求构建一个聚焦点,以此帮其设计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有些员工不善于与外界打交道,他的兴趣在画图纸,那么我们会帮他安排在研发部门;有些员工虽然是管理专业的,但他更愿意做销售,那么我们尽力帮其完成职业规划,最大程度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结合。
 

  张世海:分层次培养

  由于一些项目仍在研发阶段,今年企业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招聘,新进员工大概在100人左右。
 

  在他们进来后,我们会有一个简单的培训过程,比如企业会利用两天的时间介绍一下企业的员工守则、作息制度、产品的发展方向等,我们也会请一些老员工讲一些自己在企业中的心路历程,帮助新员工融入这个环境。
 

  但更主要的培训在此之后的三个月见习期,在这段时间是我们集中培训业务的阶段,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企业的培训模式还不太一样。
 

  对于本科生而言,我们一般是采用由师傅带学生的模式,一般为一对一或一对二。这段时间他们也会在相关的部门分别呆一段时间,了解企业的各个环节。
 

  这段时间成本投入还是很大的,这三个月的人均投入就达万元,管理成本也会因此人均增加七八千元。
 

  可是即便这样也存在流失率问题,在这个三个月中流失率可占到20%~30%,再加之第一年新员工往往不能充当主要角色,要学的东西也多,所以很多新员工并没有坚持下来,12月份也是企业人员流失的一个高峰期,如此一年算下来,新员工流失率会在50%左右,这又加大了我们新员工的培训成本。
 

  对于硕士以上的新员工,我们将直接他们纳入研发系统,从研发等方向了解企业业务,当然也会和企业高层探讨产品的研发方向等。
 

  总体来看,两者的培养模式是不同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