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就是没事找事

   2023-11-15 互联网1830
核心提示:历尽千辛万苦拿下了代理权,代理商挟产品在市场上拼杀。但,知名度在市场内不高,品牌理念、功能不为消费者所知,宣传费用杯水车

    历尽千辛万苦拿下了代理权,代理商挟产品在市场上拼杀。但,知名度在市场内不高,品牌理念、功能不为消费者所知,宣传费用杯水车薪,曾经使得多少代理商半夜惊醒?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成功打破市场推广坚冰的代理商又是如何做的?

    “报社广告部吗?我要定明天一个整版的广告!”某代理商在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那天如此说。他要做什么?

    “第二天,我没有在报纸上做产品广告,而是用一整版的页面写了几个大字:‘严重抗议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XX店停售美国飞歌空调一周。’第二天报纸上市不久就有不少学生和市民来到商店门口示威,抗议美国的霸权行为。虽然当时我还有一些担心,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因为此举让消费者知道了飞歌空调,相信了飞歌是美国品牌,而这曾经是我最为头疼的问题。示威活动的第二天,报纸上还对这飞歌事件进行了讨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飞歌=美国品牌’的传达率。”飞歌的一位代理商回忆当年的得意之作时说。

    由报纸打停售广告,到引发市民的示威活动,到形成新闻事件使报纸进行长篇报道,最终达到宣传“飞歌=美国品牌”的营销目标,飞歌空调的代理商成功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成功的。

    所谓事件营销,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把握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告的效果。那么具体分析一下“停售美国飞歌空调”的营销活动,以对事件营销进行一番了解。

    首先,是确定宣传内容即广告目标效果。该代理商没有宣传产品性能,没有宣传物美价廉,而是宣传“飞歌=美国品牌”。这符合营销中的“焦点法则”----通过将产品或业务浓缩成一个词汇,并将之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这就是焦点法则。应用焦点法则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焦点进行传播并易于信息接收者记忆,而这个词汇又能够延伸出其他的含义,从而实现产品宣传的目标。

    其次,是选择宣传时机。事件营销有实效性,因为其本身往往是依托于新闻或焦点事件的发生而进行的,这就有一个切入时机的问题。如果是今天,该代理商再怎么在报纸上打“飞歌=美国品牌”,恐怕也形成不了当时的效果。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这在当时是全国最为热点的新闻话题,浏览率和关注率是最高的,而作为该新闻的关键词“美国”,也是阅读“搜索”排行最高的一个词。此也美国,彼也美国,借船出海,谁能分清是哪个美国。这样大家在阅读“美国”一词时,自然就会看到“飞歌”,且飞歌空调本身就有美国“护照”,这样的切入又不显生硬,无疑是最佳的切入时机。

    第三,是选择宣传形式。事件营销的第一要点是制造话题,有话题才能为媒体所关注从而形成新闻。“抗议”、“示威”足以引起话题,但比制造出话题更重要的是:制造什么样的话题。营销广告与时事评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广告的目的是销售,因此不能激发消费者的不满或敌对情绪。为了避免负面影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波逐流”,跟随百姓情感走向和舆论趋势。该代理商很显然做到这一点,他不是为美国的霸权行为开脱,而是“抗议”,这显然符合当时民众的主流意见,而且为制造话题“示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对美国有敌对情绪,会不会转嫁到美国品牌飞歌空调上来?时间可以淡忘一切,而且消费者在产品选购时的民族情节并不强烈,否则那些比飞歌更著名的美国品牌(如麦当劳、可口可乐)早就消失在中国市场了。

[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