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传播六要术

   2024-01-18 互联网1350
核心提示:名正则言顺 还记得万里大造林公司的老板陈相贵吗?此人在忽悠万里大造林之前,曾是一个普通的贩夫走卒。他从吉林四平一家洗衣粉

    名正则言顺

    还记得万里大造林公司的老板陈相贵吗?此人在忽悠万里大造林之前,曾是一个普通的贩夫走卒。他从吉林四平一家洗衣粉厂批发洗衣粉,重新包装后为产品起了个很棒的名称:8分钟洗衣粉,在沈阳穿街走巷兜售。依靠这个能引起丰富联想的产品名称和当时先销产品后结账的代销模式,陈相贵闯出了一片天地,生意越做越大,后来直接把四平这家洗衣粉厂买下。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正则事不利。产品名称看似简单,实则艰难。一个好的产品名称既要让消费者易于读写,便于记忆和传播,又要贴近消费者,亲切熟悉而富有涵义,利于激起消费者积极的品牌联想,还要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独具个性。产品名称对了,与消费者的沟通就顺了,与消费者的沟通顺了,这点事也就顺了。8分钟洗衣粉在沈阳的畅销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样一个好名字。

    因此,新品沟通可以先从新品名称开始。一个好的新品名称,能让消费者敏锐地嗅出自己身上的气味。与消费者气味相投的产品自然能得到消费者的厚爱。无论是养生堂的水溶C100、娃哈哈的HelloC,汇源的柠檬Me,还是顺鑫农业的这样紫啊,都能让时尚爱美的年轻女性觉得,这样的产品就是为自己生产的。顺鑫农业解释说,“这样紫啊”这个新品名称来自网络流行语“酱紫”,也容易让消费者联想起产品是由黑加仑、蓝莓、紫葡萄等多种紫色水果混合而成的属性。同时,“这样紫啊”与女孩子们的口头禅“这样子啊”谐音,便于记忆和传播,又不失个性。

    另一个产品名称改变了沟通效果的例子是青岛啤酒。青岛啤酒在北京市场声名远播,然而市场占有率常年都在10%上下,“大优”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市场营销人员注意到,北京人把当地最畅销的二锅头亲切地称为“小二”,于是灵机一动为“青岛啤酒优质大瓶”起了个贴近北京市民的名字“大优”。经过两年的营销支持,“大优”的名号响彻京城。

    相反,市场上也不乏因为产品名称复杂而沟通不畅的案例。2008年底,娃哈哈推出了一款不是啤酒却有啤酒般清爽口感、不是绿茶却有绿茶般营养健康的碳酸饮料啤儿茶爽,没有少做,但市场反应平平。业内人士评论说,这样一款产品甚至连零售商都不知道该放在茶饮料中去卖,还是与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生产的碳酸饮料放在一起,抑或是放在啤酒架上出售。“啤儿茶爽”这个品牌名称看似要把这个产品的所有属性都融合在一起,一个都不落下,但最后有可能让消费者无论是买茶饮料、碳酸饮料还是啤酒时都想不起它,三头都不讨好。很明显,啤儿茶爽这一产品名称忽视了品牌命名应该简单易记的基本原则。

    在经济调整期,比起砸大把资金去做广告来说,企业在新品名称上多动点脑筋是值得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