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精神与体育精神

   2023-04-12 互联网4020
核心提示:在不少企业,人们谈论的时候,总是愿意用体育比赛、体育明星以及体育精神来比喻发展,比喻。 尤其,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以后,我们

    在不少企业,人们谈论的时候,总是愿意用体育比赛、体育明星以及体育精神来比喻发展,比喻。

    尤其,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以后,我们的“老板们”更愿意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来要求营销部门,要求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我们的不少企业也做出了很多“更好”的举动,诸如:更好的品质、更好的功能、更好的包装、更好的服务、更低的价格、更多的促销、更大的优惠等等。

    这一切,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很完美,也似乎让企业受到了启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进步。

    然而,笔者认为,恰恰这种“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严重误导了营销者,严重影响了企业营销活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营销的本质。

    笔者不否定体育精神带给我们的“积极”、“向上”和“健康”的体验,也希望我们每个人确保这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但是,对营销而言,体育精神很难给企业赢得真正的胜利,也很难成就一个真正的强势。

    为什么这么说?分析其原因之前,我们先看几个例子吧!看看“更好”的策略对这些品牌是否带来了胜利。

    手机的“更好”策略

    人类迎接新世纪的时候,也是手机这个品类最活跃时候。尤其,到2003、2004年左右,手机市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时,诺基亚、摩托罗拉为代表的各大国际品牌纷纷来到中国,试图在发展中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后来,事态的发展更加火热,原本做、电脑、微型电子,甚至做电梯、汽车的品牌都往手机市场进攻,展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在这些试图“后来居上”的品牌中,当然少不了飞利浦。

    不过,遗憾的是,飞利浦进入手机市场的时候,没有把诉求的重心放在手机的款式设计和功能提升上,而放在电池的使用效率上,开发出所谓的“超长待机手机”(代表型号为9@9k),号称这款手机的待机时间比其它品牌手机更长。

    这是典型的“更好”策略,因为,当时一般手机的待机时间都不超过10-20天,在频繁通话的前提下会更短。所以,他们“超长待机60天”的概念看上去显然超出了竞争对手。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手机的款式和功能不是最重要的,超长待机才是最实用的。因为,出门在外,却又无法充电的情况下,这种手机依然对生意有帮助。

    然而,问题是:商务人士是这么考虑问题的吗?“更长的待机”真的能够征服他们吗?

    时至,手机市场的现状及事实清晰的告诉我们,飞利浦的想法只是一相情愿,在“超长待机”这个策略上,他们的预期显然是落空的。

    后来,飞利浦也许意识到自己策略的缺陷,也许更加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善长做手机,在2007年,把自己的手机业务卖给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并正式宣告退出全球手机市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