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背景下企业需要“巧”营销

   2023-03-08 互联网4800
核心提示:编者按:当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许多企业面临着市场疲软、客户需求下降,订单大幅度缩水的困境,如何在危机的愁云惨雾中找到属于

    编者按:当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许多企业面临着市场疲软、客户需求下降,订单大幅度缩水的困境,如何在危机的愁云惨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缕阳光?如何通过独特的营销方式,将所经营产品的核心价值信息传递给客户,使他们在众多的者中对你情有独钟?这些问题不仅挑战着企业家的生存智慧,也驱动着企业营销思维与模式的创新。

    营销是一个将产品出去、实现客户价值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产品、沟通、渠道等都是贯穿其中的核心要素。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危机对这些要素所造成的影响,找到企业自身的独特卖点。

    梳理产品重新定位首先,我们需要对现有产品做一番梳理,看看在当前的背景下,哪些产品是企业的“现金牛”,哪些属于“明星”,哪些是“瘦狗”。在经济形势乐观时,企业常常会围绕着一种核心产品,开发出各种衍生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延伸的不同需求。当危机来临、客户需求萎缩时就会发现,有些产品是消费者的必需品,这类产品也是企业“现金牛”,应予保留;而有些产品则由于客户支付能力下降和经济来源减少忽然变得可有可无,成为“瘦狗”,对这类产品必须放弃。另外,在这个特殊时期,消费者的需求往往会发生偏移,企业如果能抓住这一机会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这类产品可能会作为一颗“明星”,开创出一个新的差异化市场。

    集成多种功能、提高产品综合性价比也是企业打造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之一。原来企业可能同时生产多个产品,每个产品可能只有一两种功能,消费者必须购买多个系列产品才能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在衰退时期,消费者不得不忍痛割爱。如果此时企业能将多个产品的多种功能在同一个产品的平台上得以实现,无疑将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节俭、时尚、多功能”的消费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这种具有性价比高的产品,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传播从“心”开始

    除了在产品升级上要做足功课之外,企业在媒介沟通模式上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经济形势好时,到处弥漫着市场潜力无限的乐观情绪,许多企业往往以能在央视等主流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推广为荣,动辄投入数亿元的费,以获取广泛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当危机来临,企业必须节衣缩食,营销费用的削减成为必然。所以,以往“大投入、大制作、大广告”的模式必然受到挤压,而“小投入、软宣传、实效性”则成为媒介沟通模式的主流。

    近年来,公益营销大行其道。自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一些企业通过公益营销的方式获得了难以估量的品牌美誉度,也赢得了消费者发自内心的好感。前两年,一些企业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投入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但在消费者心中的美誉度和忠诚度方面却反应平平。而在当前背景下,要完成从知名度到美誉度的转变,则需要更多“社会公益”、“企业社会责任”

    等方面的宣传。我们看到,一些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如微软、、沃尔沃等,通过不同类型的公益项目,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好评;而中移动、中等国资委下属大型国企也通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使原来诸多由于垄断带来的负面评价逐渐减少。危机来临之时,消费者信心低落、社会上悲观、消沉情绪弥漫,此时开展一些“公益”活动有可能成为感动公众的安慰剂。如果企业在“就业”、“实习锻炼”和“创业指导”之类的热点公益项目上做出一些实质性的努力,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