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财”比喻为“水”的话,我们无疑遇到了大旱之年。
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以让人瞠目的速度退潮之后,商业土地的干涸状况同样让人吃惊,整个商业生态系统都在缺“水”的打击下严重萎缩。哪怕如通用这样的巨无霸,也因客户需求大面积萎缩而最终破产!绝大多数还活着的企业,都在探寻着如何在“灌溉量”有限的情况下,换得最大回报的平衡之术。
不过,这样的大旱之年里,商业的精灵——犹太人所创造的用水奇迹,则不得不提。
大部分领土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以色列,人均水资源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但以色列却能做到在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让农业产出翻了五番!秘密在哪里?游人去以色列会发现,有绿色植被的地方,常常会发现一条条手指粗细的管子,管子上有一个个小孔在定时、定量地向植物提供水分和养料。可以说,以色列这个在沙漠上建立的绿色奇迹,在技术上,就是独创的滴灌技艺几十年精益求精的结果。犹太人滴灌技术对世界农业的影响之大,以至于被人评价:犹太人为世界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圣经》,二就是滴灌!
应该说,在企业投入“灌溉量”有限情况下,换得最大回报的秘密,就在“滴灌”二字上。
对关键客户进行的适应性营销的成本,其实要低于大水漫灌式的大众营销成本,而通常理解的20%关键客户,撬动市场的能量也是有目共睹。中市场营销的问题,其实是避免大水漫灌,往精耕细作的滴灌发展的问题;是如何“集中优势兵力”维护和开发关键客户的问题;也是转变传统的大众营销习惯而熟练掌握关键客户营销之道的问题。
经济的大旱之年到了,营销并不必然遭遇灾难。旱年自有适合旱年的灌溉方法,只是看我们是否足够用心地探索和身体力行。
《中外管理》杂志特别推出的“滴灌”专题,就是将有如《圣经》般贡献的“滴灌技术”引入营销,把营销领域的“滴灌”经验,一一“采”来,择其实用和新颖的探索成果敬飨读者。(李 靖)
“常规”的营销思维都是围绕大众营销而展开,
但是“大众”的土壤却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难以灌溉。
里斯:“大规模营销”正在消亡
译 / 张 云
在营销领域,历来的“常规”思维方式都是围绕大众营销而展开,但是“大众”的土壤却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难以灌溉。
不仅量入为出的企业难以再那么慷慨,而且随着媒体种类、数量的急剧膨胀,消费者的注意力也有明显的“碎片化”倾向,且面对更多商家的“争抢”。
所有一切都在呼唤我们掌握新的“集中兵力”的思维方式和技巧。
美国“定位之父”里斯先生年轻时曾在军队效力,深受“集中兵力”这个兵家核心理念的影响,乃至在半个多世纪的营销生涯中,里斯先生也始终没有离开过对“集中兵力”的思考:定位、聚焦等等,都是在对市场进行“主攻方向”的选择和“滴灌”式的重点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