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办展或将放宽审批资格

   2023-02-10 互联网5780
核心提示:近日,2005年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暨中国展览业法制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研讨会日前在深圳召开。会议上介绍了即将

近日,2005年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暨中国展览业法制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研讨会日前在深圳召开。会议上介绍了即将发布实施的《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

  业内人士分析,此办法的发布,预示着长期处于半政府行为的出国展将逐步走向市场化,而作为完全市场化的出国展服务企业来说,专业化的服务将是其最大的竞争力。

  《办法》对出国办展资格有新规

  《办法》的公开征求意见中对于审批条件和依据规定有: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民间组织法人,注册在3年以上的,具有与组办出国活动相适应的经营业务;经营资产净余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负债率不高于50%;同一主管部门申请的项目一年内一般不应超过2个等。

  据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出展权的办展单位约有200多家,跨国展览公司也已开始涉足中国出展市场。而多年来,出国展的组织者大多为贸促会、行业协会等半官方机构,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痕迹。直到近年来,才有一些专业的展览公司进入到这一行业。随着国内会展行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展业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出国展组织运作的市场日常化也日益提上日程,即将发布实施的《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法》更是强烈地透露出这一信息。

  是否放宽资格曾引争议

  其实,过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企业出国参加和举办经贸展览会的单位,须经商务部审核获得出国(境)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组办单位资格,其出国办展计划须征得中国驻外使领馆同意后报贸促会批准。未经批准的单位不得出国办展。不过,这一审批制度该不该被取消曾引起争议。

  对此,有反对意见认为,目前取消出国展审批是不现实的。其理由是出国展中存在的多头、混乱、重复等问题会因缺乏有效规范而更加难以控制,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成本,同时不能在近期内取消也与我国现行的总体改革进程息息相关。外事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等还沿用过去的管理方法,这也使得出国展仍会在一段时期内沿用审批制度。

  但同时,对出国办展审批制度存在的呼声也不少。有业内人士反映,在现行的审批体制下,很多有资格批件的公司不一定具备真正办展的能力,只因为它是国有企业或是半官方机构,具有政府背景。而很多具有办展能力的民营企业却拿不到批件,只能通过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寻租”批件。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不正当的商务活动就很容易出现。因此,应取消各种展览的审批,让市场做主,优胜劣汰。但在这些反对声中,也有人认为国内配套措施的缺乏,成为展览审批无法尽快取消的一块绊脚石。

  一家主要组织单位的负责人也对当前的审批和管理方式提出疑问。他认为,应该加快出国办展的市场化进程,在执行国家必要的涉外活动法规的前提下,对出国办展应该视作正常的商务活动放宽限制,甚至取消审批。否则依靠一味的“堵”,很难解决问题,同时也会增加企业负担,提高经营成本。  相关背景

  去年中国出国参展合同达147亿美元

  据有关方面统一显示,我国出国办展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并且合同贸易额也有增无减。其中,2004年全国共有107家办展单位赴61个国家举办了749个出国展览,参展项目总数同比增长22%。2004年中国出国参展企业达成的贸易合同总额为147.4美元,其中贸促会赴亚非拉及东欧国家和地区展览占了全年总计划的50%。

  另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具有出国办展资格的单位约有200多家,主要是贸促会系统、原外经贸系统及所属各进出口商会、中央和地方综合性贸易公司和外贸服务公司。

  该中心来自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的信息,出国参展面积年均增长率32%,组团参加国际知名展览会70多个,参展企业1281家,出展净面积179万平方米。经贸促总会对2004年我国各出国展组展单位的业绩评定,该中心(集团)在所有展组展单位中名列全国第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