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中国市场硝烟弥漫。各报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变换花样,创新手段,奋力拼抢有限的市场蛋糕。然而,绝大多数报纸费尽心机的结果,还是难以在市场上胜人一筹。报纸的同质化,同样没有给手段留下余地。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即使没有想到,别人也可以迅速克隆,甚至后来居上,比你做得还好。手段的竞争似乎已经触摸到了“天花板”。
市场真的没有创新的空间?不是。从军事学角度来看,目前手段的竞争,最多只算战术较量,远没有达到战略决胜的高度。这种情况下,谁有先见之明,率先从战术推演中超脱出来,放眼长远,适时做出市场的战略决策,谁就能笑傲市场,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
实施“”战略是一个明智选择。对于中国新闻界来说,“”显得有些陌生。据笔者所知,目前只有少数媒体跃跃欲试。敢“吃螃蟹”的本就不多,得个中三昧的,可以说还没有。本文试图引而荐之,阐发“”诸种好处及实施方略,希望于中国发展有所裨益。
[一]
在市场学界,“”概念的产生和流行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对此几乎每一个市场学学者都有独具个性的看法,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
概念最初是以沟通(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简称IMC)形式出现的。1991年,美国市场学教授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