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将提速会展产业化进程

   2023-05-12 互联网3680
核心提示:日前,一份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通过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审议,正式披露规划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十项

日前,一份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通过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审议,正式披露规划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十项重要内容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并且强调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明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头一年,展览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业内人更多的是期待。

  会展产业品牌发展初具规模今年年初,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特别委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中国会展行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深入调查。业内人士认为,这次调查的真正意义在于“十一五”规划制定期间,国家对会展行业给予的高度重视。有消息称,新规划很有可能带来会展行业发展的一次新变革。正如人们所想,在国家新一轮五年规划中提到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大的发展战略框架,正是会展行业理论专家们一直讨论的热点。那么新一轮五年规划到底能给会展行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会展行业能否在新规划中找到自己的契合点,进一步推动中国会展产业的长足发展,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早在1957年,在中国人眼里“展览”这个词还没有太多认识的时候,中国贸促会就率先在广东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国内国际知名的品牌展览会,成交金额迅速攀升,从1957年的870万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5171000万美元。中国会展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培育出一批代表中国特色的会展城市和品牌展览会。北京的科博会、上海国际汽车展、深圳的高交会、珠海航空博览会、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新疆的乌洽会等展览会在国际展览行业中的地位已占领一席之地。

  行业规划争相出台随着会展产业的不断发展,会展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也日益显现。有人比喻,在一个城市举办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飞机在空中撒钱,开会、办展即聚人气,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统计表明,一个好的展览会对社会的经济拉动效应能达到1:9甚至更高。这其中包括航空、旅游、酒店、餐饮等。粗略计算,我国会展业2002年的直接收入高达70亿元,占GDP的0.07%,间接带动旅游、餐饮、交通、广告、娱乐、房地产等行业收入高达数千亿元,会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观念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会展经济”这一新概念也被许多大城市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并日益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迈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正以会展产业领头之势向全国各地辐射。一些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也正在紧急筹备制定会展产业发展规划。今年5月,大连市贸促会首先推出《大连会展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从大连区域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会展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大连会展业发展思路及对策三大部分对区域会展产业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并借鉴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据了解,河北贸促会日前也在紧急制订“十一五”会展产业发展规划草案。在国家“十一五”大的战略部署下,全国各地正在掀起新一轮区域会展经济发展规划热潮。

  政府力推会展产业化进程今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充分肯定了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吴仪指出,中国展览业成长性强,发展前景广阔,在新世纪、新阶段大有可为。中国展览业的发展要从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三个层面,进一步推动展览业提升水平。首先,要加快展览业市场化进程。其次,要加快展览业法制化建设,建立展览业法规、政策体系,规范展览市场秩序。第三,积极推进展览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与展览业相关的产业,发挥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第四,努力提高展览业国际化水平,培育专业化程度高、规模效益显著、影响广泛的知名国际展览会。中国展览业要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展览市场竞争与合作。要实现展览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展览业整体水平。

  有调查显示,在中国会展业快速发展的道路上,碰到了制约展览业发展并且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大量展馆盲目攀比建设的总体规模到了脱离中国实际状况的程度。展览场地建设面积和使用面积不成比例。从2003年全国212个展览馆近1000多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的使用率来看,真正投入使用的展览面积仅为250万平方米不足建设面积的四分之一。大部分造价2至3万元每平方米中看不中用的豪华展览馆成了地标工程,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区域会展缺乏协调。另一方面,严重低水平的重复展览时常发生,扰乱了会展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2003全国就有3298个参展项目到2004年增长到3800个参展项目,众多展览总体效果不理想,展览质量急需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规划对展览产业结构调整预期专家认为,会展行业规划要在五年规划的基础上预见到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变化,场馆的建设配套设施更应如此,规划应该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区域规划体系。在国家“十一五”总体规划下,根据自身的不同发展特点编制区域规划,同时也要考略到区域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和互补性,在突出自身产业优势的同时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的不足、特别对待区域会展之间的差异化和互补性、深刻认识到以往一些城市盲目攀比耗费巨资建设场馆的资源浪费现象,着重考虑配套设施的完善,规划要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展览城市的产业规划经验,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展览产业发展道路。也有专家建议,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战略指导下,展览行业积极响应的行业规划,如能带来会展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的完善,将是中国会展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