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给中国管理者前所未有的思维

   2024-03-11 东方网650
      如今很多企业已经将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是“求贤若渴”。当然不可否认,国外的优秀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 跨国商业网络的机会,学生更具国际化视野,但是他们在学成回国之后,也许要更用心地去思考如何将所学到的先进管理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中国的企业中。未来,中 国企业也许将更加需要中西合璧的MBA,国内的很多商学院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而将更多的本土案例融入到课程中,调整了本土案例与海外案例的比例。
 管理模式的创新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者必须把社会的需求转变为企业的盈利机会,那也是创新的一种定义。”MBA教育其实就是在培养这样的管理者,即具有创新 意识的管理者,而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考验管理者的一个重要方面。MBA扎根中国20年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推进了中国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成长,加速了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步伐。
在MBA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通 过国际顶级商学院的案例认识和研究“经营之神”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培训之道、学习麦当劳的市场营销策略、借鉴迪斯尼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制度、消化 通用电器公司的战略计划??虽然这些管理方法都是西方的经典案例,并不能完全照搬到中国,但是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MBA确实给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打开了另 一扇窗。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断扩大,来自于国内国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领导者突然发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传统的经营管 理思路显然已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无法维持一部更大的组织机器的高效运转了。这时,如何在竞争中达到有效的管理实现永续经营,成了企业领导者对管理进行创 新和适时调整的原动力。
说到中国管理模式的创新,不得不提张瑞敏带领下的海尔集团,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管理的先行者。张瑞敏在引进西方的企业并购、生产管理、市场营 销、人力资源等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创新出了适合中国的管理模式,也就是着名的OEM(全方位优化管理)方法。OEM管理法以“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为准则,以“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三个体系为基础。这套方法的目标看似简单,但正切中了中国企业长久以来由于“大锅饭”造成的效率低 下的要害。
海尔集团在企业兼并收购方面也做得可圈可点,发展初期先后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厂、山东莱阳家电总厂、贵州风华冰箱厂等几十家硬件好但管理观念差,导致 经营停滞不前的企业,这也是海尔集团结合中国国情最终选定的“休克鱼”(硬件好但管理思维落后的企业)类的兼并对象。在进入这些企业之后,海尔集团开始了 大刀阔斧的管理改革,建立了质保体系和奖罚制度,调整组织内部结构,改革干部选报制度,调整市场销售战略,依托着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最终改变了落后的面 貌。
如今,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2011年7月《财富》杂志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企业达到了 58家,这些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在代表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管理能力。而在未来,中国将越来越需要MBA这样的专业管理人才,使管理 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高效。
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MBA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光是传授了管理的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我们不应该将MBA教育中的瑕疵无限放大,而应该总结20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提炼出更适合中国的企业管理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gaofa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