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中海油的企管武器

   2023-09-13 互联网2340
核心提示:关键字:中海油 武器 企业管理 管理 ERP系统 信息系统 同时,中海油已经通过这套信息系统创造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方法——他们

关键字:中海油 武器 企业管理 管理 ERP系统 信息系统

    同时,中海油已经通过这套信息系统创造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方法——他们称之为“中海油方式”。未来,中海油一旦需要对大量的小企业进行快速整合,只要将这些标准的人力、财务和管理规则迅速移植到这些被并购的公司里即可。

    决策者提出要求:我们的起点是A,需要达到目的地是D。聪明的下属开始想出各种方法达到目的,有的遵循常规,从A到B到C再到D;有的绕远,从A到E再折回D;有的独辟蹊径,从A直接跳到了D。

    小业主或许乐于眼开眼闭,只求结果而不会在意下属达到目的所用的手段。但是一个拥有大量子公司和业务单元的集团决策者,无疑希望这些聪明的下属都用固定的,被实践证明是效率最高的流程和规则办事,同时,管理者对这些下属的一切行为也要了然于胸——两年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就是用上面的说法来解释中海油为什么必须上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

    几乎在中海油做出决定的前后,中航油总裁陈久霖石油衍生品交易失败,给中航油带来5.5亿美元交易亏损。中航油几乎就是权力凌驾于流程之上、企业管控失效最鲜活的例证,从侧面证明中海油的决定正确而且适时——不仅决策者,投资人也希望看到一个公司具有透明、稳定的管控流程,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为了实现这一点,傅成玉不惜重金选择了SAP和埃森哲作为管理系统的软件和实施服务提供商。据称,中海油和SAP签订的这个软件协议价值在1亿到2亿元之间,而与埃森哲签订的服务金额大约是软件金额的1.5到2倍。这是一个超级豪华和庞大的阵容,有趣的是,中海油为此还从国外找来一个外援——美国人罗立堂。对于为什么要找一个“老外”来参加这个项目,中海油官方的解释是,罗“最适合”,只不过“恰好是个美国人而已”。他拥有普华永道的财务背景,还曾在拜耳美国等国际化工公司做过ERP实施,在中国安了家。也有一种看法是,傅需要罗立堂来监督、评估和推动咨询公司的工作——罗能让他心里有底。

    傅成玉要通过这个软件实时管理监控自己的10家分公司、23家分支机构和4个海外上市公司。同时,他也想高效地利用系统整合未来收购来的各种资产,并且为战略决策做出分析和支持。因此,这个“豪华”团队要完成的工作量是空前的。目前双方已经基本完成中海油信息系统的第一批推广实施工作,具体包括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化学)、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以下简称油气利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智力游戏”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海油的上下游扩张战绩固然有目共睹,作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庞大帝国,它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中海油早已经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其在印尼的海上石油合同区拥有33个油田、65座平台,那么如何才能在合资企业中尽力执行决策并且保证自己的权益?中海化学在香港IPO时,如何让投资者放心?为提升化肥业务,刚刚并购的中化建与中海化学现有的资产,如何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效应?

    一言蔽之,中海油迫在眉睫的忧虑在于管理失控。举例来说,所有这些分公司基本资料存在是否真实的问题——作为领导人,要实时看到自己管辖范围内真实发生的事情,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但是数据的准确谈何容易:财务数据背后牵扯到多个部门职能行为,比如从采购,到物流甚至包括人事。在以往靠人手工录入各种经营数据的时期,不同利益诉求的人把关、过滤、录入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可信,要打上一个问号。如果这些数据不能真实准确反应企业当下的经营状况,那么管理层依据这些数据作出的决策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错误。决策出错,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与生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