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ERP之生产入库单 ERP的背后功臣

   2023-05-12 互联网3400
核心提示:一、判断材料是否足额领齐,来区分生产订单之间是否挪料生产各张生产订单之间,挪料生产是生产企业屡禁不止的事情。如此做,对于

    一、判断材料是否足额领齐,来区分生产订单之间是否挪料生产

    各张生产订单之间,挪料生产是生产企业屡禁不止的事情。如此做,对于企业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如一张生产订单本来要用1000千克材料,但是,实际领材料的时候,只领了900千克,其余100千克材料是从其他生产订单那边“偷”来的。

    如此,一方面会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因为财务成本会计,他不清楚这张生产订单到底需要多少材料,他只按这张生产订单领用了多少材料来计算生产成本,所以,本来要用1000千克材料才能完成的生产订单,只领了900千克材料,则成本会计在计算成本时,只按900千克来计算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对于材料的跟踪也非常不利。企业为了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对于每发一批材料,用于哪些单子的生产,都要心中有数,以便于他们管理材料。但是,若生产线上的员工任意挪用订单材料,则企业管理者就不清楚,那些订单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损耗等原因,导致材料成本增高。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企业都想解决生产订单之间材料的挪用问题。而ERP的成品入库单,为其提供了帮助。

    当生产线员工办理成品入库时,在入库单审核的过程中,系统会判断这张生产订单的材料须用量有没有领足,若没有领足,如明明需要1000千克材料,但是用户只领了900千克,就说明这张生产订单有材料挪用的嫌疑,系统就会跳出警告信息,告知用户,这张生产订单本来需要用多少材料,但是,实际只领了多少材料;仓库负责人就可以据此拒绝收货,让生产人员核对相关的单据,看看是否有挪料生产的情况。因为这个判断过程都是自动的,所以,其不需要5秒种,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得到判断的结果。而若用户进行手工统计判断的话,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通过这个判断,ERP系统虽然不能直接帮助用户解决生产订单之间挪料生产的问题,但是,可以在事后判断是否有这种情况的存在,可以提醒用户进行改正。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事后及时改正,对于ERP成本等运算来说,影响是很小的,一般不会影响ERP成本运行的准确性。

    二、判断成品是否超额入库,判断生产订单入库有否错误

    在成品入库时,一般都要求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订单的数量来进行入库。若入库的数量,超过了生产订单的生产数量,那肯定是在生产过程中,有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要么是生产部门违规生产,要么就是在入库时,没有按照生产订单来入库。

    ERP系统在成品入库时,会判断入库的数量跟生产订单生产数量是否一致。ERP系统可以允许分批入库,但是,对于超额入库则有严格限制。如一张生产订单中,若生产数量为100套产品,则在入库时,可能该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允许其分批入库,如第一天入库30个,第二天入库30个,第三天入库40个等等。

[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