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尔工作了8年之后开始搞管理咨询,物质上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要让更多的企业实现管理上与世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让中国的企业结合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并融合中国的特色建立起适合中国的管理模式。但是从这几年咨询的企业现状来看,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让人担忧,尤其是民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管理危机。
管理学之父告诉我们——企业基础管理差了100年
亚当 •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77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经济人”观点和“劳动分工”的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泰勒曾经说过,“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花很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这句话实际上放在现在很多企业仍然是适合的,但是我们有的企业甚至连科学管理的思想也没有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
科学管理倡导的理论大致有以下几条:
●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的方法,用以代替经验方法。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
●与工人衷心合作,以保证所有工作按已提出的科学原则去做。
●管理者和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者应承担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
但是我们有些企业是靠经验长大的,我们在咨询调研时居然找不到成型的文件;我们不少企业缺少培训体系,或者认为培训花钱,就不培训;管理者往往是“开国元勋”,出了问题不承担责任,只是训斥部下,有了成绩都是自己的……怪现状不一而足。
法约尔被后人称为“经营管理之父”或“管理过程之父”。 法约尔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缺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每一个管理者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则和个人的经验行事,但是谁也不曾设法使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则和经验变成普遍的管理理论。我们把他的话放在现在仍然可以说是对现代中国企业的真实写照,尤其是那些在计划经济时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