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钱德勒 企业模型 优缺点 看得见的手 经理人阶层 职业经理人
趣味的流散
5月9日,美国著名的企业史专家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逝世,享年88岁。
钱德勒的死讯并没有导致大规模的悼念、如潮般的赞誉、以及对其思想重新梳理和挽留,实际上,残酷地说,钱德勒的企业思想已经“冷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钱德勒所鼓吹的美国式的“经理人资本主义”面临着重大的破绽和颠覆、钱德勒所相信的“大企业集权型组织的理念已经被重新刷写,而他所描述的“所有权、经营权两权分离”的企业内部动力模式尽管风光一时、却因过于简单和粗糙不再占据知识的制高点。总之,对于21世纪来说,钱德勒失势了。
钱德勒似乎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是哪块料,他在6岁时就确定了一生的目标,成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的三本著作《看得见的手》、《战略与结构》以及《规模与范围》奠定了其不可撼动的学术地位。其中以《看得见的手》最为著名,这本书既获得了历史著作最高奖———班克洛夫特奖,同时也因此详尽的调查式的描述,获得了传媒界的普利策奖。
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讲述了最早的经理人阶层雏形是纺织业的监工。19世纪初的纺织业基本形态是外包,英国盛行“家庭件工制”,即订货商发工料,由家庭赶制,然后生产者回收成品。当时的财务和成本控制术一塌糊涂,订货商发的工料往往有很大的浪费,而家庭赶制的效率也低得惊人,订货商发现还不如组建生产单位,然后雇监工打理,监工具备温和、激励士气、异常精明懂得生产的各种细节,于是,蒙哥马利式的监工出现了,大大加快了生产效率,但这些监工往往是不稳定的,很多监工干完生产季的活就随即被解雇。除非做类似于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监工,兵工厂的军队属性提供了这一职位的稳定性。只有稳定的职位才能迫使监工们思考会计公式和成本计算。从钱德勒描述的故事来看,黄仁宇所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西方的数目字管理”看来有点虚张声势,至少,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模式之前,西方也没有所谓的“数目字管理”。
铁路方面的技术革命刺激出现代工商企业的基因。铁路运输成本比河道航运和畜力都便宜,铁路有着罕见的高利润,这保持着对铁路专业人士持久的吸引力,他们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人力资本。于是,不仅铁路引发出一个终身职业化的经理人阶层的可能,而且由于铁路最大的风险在于撞车,因此协调车流量以及对经理人的管理评价成为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麦卡姆勒原则),这些繁复和精密的知识让铁路产权所有者大伤脑筋,不得已发放给经理人阶层更大的权限。
钱德勒极力制造“经理人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论,他称之为“看得见的手”,意在同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相区别。经理人阶层可以运用其管理知识将技术的革命转化为巨大的利润,这一力度远远超过了市场自发带来的供需匹配创造的价值,市场总是在经理人阶层的力量下萎缩,就像英国过去纺织业的“家庭件工”一样,订货商利用市场契约关系定制衣服和鞋子,存在巨大的效率损失,而监工们则带来更多的收益,因为他们将这些市场关系企业化和内部化了。钱德勒部分认同经济学家科斯所说的“企业的本质在于节省市场交易费用”,但他认为这仅仅是某种经济学的成本收益逻辑,他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的本质是权力分离和经理人阶层的独立化”,而这是划分资本主义的唯一科学方式。《规模与范围》一书他这种核心思想的延续,通过对英德美三国企业内部权力生态和组织扩展和企业外部环境(法律、市场规模、技术推动力)的考察,他将经理人资本主义分成三类:美国是竞争性经理人资本主义、英国是个人式的经理人资本主义,而德国是合作式的经理人资本主义
特别推荐:
文本大全免费下载 与考核文本大全 评论职场故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