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板凳,是职场人士一提就皱眉头的东西。谁也不希望在职场上被罚坐冷板凳,希望的是成为公众注目的主角,希望的是呼风唤雨叱咤风云,希望的是一呼百应前呼后拥。
总之,我们太急于成功了,都有点不甘寂寞。
但在特定环境里,主角就那么一个,注定有人得在冷板凳上熬着。那么,坐还是不坐?如何坐?为何而坐?是个充满玄机的问题。
冷板凳意味着机会
冷板凳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让你避过组织控制的最大风险,与其急于表现自己,莫如暂时收敛锋芒,毕竟冷板凳上还意味着无数的机会,但一旦你急于出场而把戏演砸,那就彻底无可挽回了。
我有一位姓邱的朋友,被一家企业挖去做高管,许以厚薪实权,于是老邱欣然走马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老邱到了老总的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稳当,那家公司却又一股脑地从对手那里挖来3个老总级别的高管。
老邱上火之余,暗中分析,估计公司这么丧失理性地乱挖人,肯定是没想到这么多的明星级落到一口锅里会闹腾得多么欢势。当时公司考虑的事情很简单,只要把对手阵营中的实力型给挖过来,就等于给了对手一个“沉重的打击”,至于自己家里这么多的老总怎么个摆布法,也很简单,赛马而已。
老邱说,当时除了公司中永恒的“冷板凳”行政副总老杨之外,能争当主角的,只有新近加盟的罗总、韩总、宋总,还有他自己,一共4人。
这4位老总,在原来的公司都是一把手,拥有签字权,对公司的人事财务尽可以先斩后奏,甚至是斩了也可以不奏的主儿,总之都是天生的主角人物,都没有过坐冷板凳的“资历”。
公司董事局将这4位老总套到一辆战车上,就召开高层会议,讨论年度的业务问题。4位老总都是老谋深算的人物,开会就开会,讨论就讨论,只带耳朵不带嘴巴,摆明了对公司给自己配套的这个班子不满意。
都是一线的人物,谁来唱主角?谁又来坐冷板凳?凭什么?
4位老总的脾气,董事局是心知肚明的。既然心知肚明,那就不用说了,要说只说工作,说市场,说销售,说利润。
工作上的事情再不开口,那就有点不像话了,老邱,老罗,老韩和老宋都从自己的经验角度,委婉地谈了对市场的看法……
于是这么一场谈话下来,对市场持最乐观态度的老罗,就担任了公司的执行总裁。而对市场持次乐观态度的老宋,就排到了第二;对市场持第三乐观态度的老邱,以及对市场最悲观的老韩,就和以前的行政副总裁老杨挤到了一条“板凳”上。
尴尬呀!当时老邱对我说,本以为此番跳槽是“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岂料折腾到最后,屁股底下只落得个冷板凳,相当不开心!
但更不开心的,还是排第二的老宋。
老宋比老邱、老韩更不开心,概因老宋和老邱对于市场持一种保守态度,而老宋则不然,他对市场是乐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