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或许总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能人不敢用——他们能力较之常人更强,或者说才华横溢吧,但他们也是企业中的“刺头”,做人办事都比较另类。万一做出什么不利于企业的事,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所谓的笨人呢?一般吩咐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少叮咛一句就会出点这样那样或小或大的问题。论工作年限吧,有,也算企业的资深人士。可重要工作吧,又不敢交给他们,总让人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而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中尤为常见。
什么叫“能人”?什么又叫“笨人”?我认为没有绝对的“能”与“笨”之分。能人或许是企业中的“中坚力量”,又可能给企业整体管理带来风险。而所谓的笨人,多半是企业内部体制出的问题居多……
资料显示:2005年6月加盟E龙销售副总裁吴海,2006年3月离职。据传他在任职期间内业绩并未得到E龙认可,或者也是E龙新旧权力斗争的结果;
原TCL电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翠薇,2004年3月加盟,6月即离职。媒体一直传言可能因未达到总经理杨伟强期望的销售目标;
原创维移动营销中心总经理杨小溪,加盟创维前为TCL移动营销副总,为万明坚的得力干将,2005年6月初加盟创维,10月即离职。离职后创立了深圳凯迪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原科龙营销副总裁屈云波,2000年3月任科龙公司营销副总裁,2002年2月离职,在职23个月。原因自称身心疲惫,离职休息了4年后,于2006年准备再度出山。
……
不用再一一举例了。“据首部《中国民营企业报告》蓝皮书(2005年7月)统计,我国300多万家私营企业中有90%以上是家族企业,绝大部分实行家族式管理。而且有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点9年。于是企业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问题重重,外部引进经理人的‘成活率’非常低。……”甚至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半年之内,民营企业90%以上的职业经理人会出局,半年后,真正存活下来的甚至不会超过1%”。
一、原因何在?
我们借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不难发现:企业中所有与人有关的问题,归根结底都出现在人才的“选、用、育、留”的大方针上出了问题。
选不到合适的人、人用的不适当、选到的人不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员工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形势和留不下想留下的人……都是最让企业头疼的大问题。
而口中的所谓“能人”与“笨人”们,也是满腔苦水。一个觉得企业没有给他们应有的授权,使他们有机会施展拳脚;另一个呢,则觉得自己为企业做牛做马,却总是没有升职加薪的机会——怎一个苦字了得……
长期如此,自然会造成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严重下降,“能人”拂袖而去,“笨人”消极怠工,直接影响到了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团队士气……更严重者,能引起一连串的企业团队连锁反应。
二、寻找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