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以为,干不好就辞职闪人是新兵豆子们才干的事情,没想到老江湖武汉足球俱乐部也会来这一招,而且说不干就不干,绝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不玩了!本来是幼儿园小朋友做游戏常见的场景,玩不过,干脆一赌气不奉陪,这种情形我们见过太多,包括在职场中的小年轻们,受一点挫折就闪人的事情也非常普遍流行,对此,我们一方面觉得年轻人性格乖张,敢作敢为;另一方面,又理解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等到他们受过足够的挫折,而且性格业已足够坚韧,也许会为自己当年的这些作为感到可笑。
但是,这事出现在我们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赛场,终归还是令人不能不感到诧异和遗憾,既为了中国足球的混乱状况,也为了个别球队的浮躁心态。根据最新的世界排名,中国的足球排名目前已经下滑到第九十几位,亚洲排名也已经到了第十几位,在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足球队是为数不多被严厉批评没有上进心和缺乏职业精神的球队之一,如今的中国职业足球球员除了丰厚的待遇还可以维持自己的体面以外,在精神方面已经匮乏到一无所有。凡此种种,难道只说明我们的球员素质差,难道和我们的组织和引导就没有关联,我认为未必。
退赛事件到了今天,关于事实真相已经不再重要,到底是因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奋起反击,还是因为战绩不佳,找了个由头抽身而退,都不足以作为决定的理由。我始终认为,作为职业联赛成员之一,武汉足球俱乐部的一切运作和经营都已经带有企业色彩,属于企业行为,不再是小孩过家家,因此不但需要冷静谨慎从事,还要综合考虑自己作为企业的责任,毕竟,企业对关联方的利益也承担有一定的责任。
通常情况下,一个员工如若辞职,受伤害的是他的个人和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力毕竟不大;但是做企业就完全不同,一个企业如果宣布关门歇业,就会伤害到方方面面的人,如全体员工,供应商和广大消费者等等。人苟活于世,其实都不是为自己在活着,所以我认为,社会组织单元在做出这类决策的时候,还是多为别人想想吧。
武汉队这一退出,逞一时之气,自己是解脱了,可是却坑了一班旗下教练球员还有广大球迷。不能忘记,秋风乍起,在原来准备和辽宁队进行比赛的武汉新华路体育场,没有了我们的子弟兵,也没有了锣鼓号,只有球迷们那无助的眼泪,悲愤的表情,还有的就是面面相觑和沉默,这,就是我们为之魂牵梦萦的中国足球给我们的回报。
历史上,因为对于中国整体足球环境的不满和对判罚的不公而考虑过退出的俱乐部绝不是武汉一家,中超豪门北京国安俱乐部也曾经屡次对外宣称要退出中超,但是,直到现在还在中超老老实实地呆着。这起码说明,国安对于是有过考虑的,对退出一事的处理是慎重的,做法也是成熟的,那就是意见要提,现实也要尊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相比之下,武汉俱乐部方面对此的处理方式就有点孩子气,其表现冲动,方法简单,行为过火,死死抱定“最后通牒”——如果中国足协不改变对李玮锋的停赛八场的处罚决定,那么武汉俱乐部将退出中超,才最终导致事态恶化,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想中国泱泱大国,足球人口数以百万计,总不会因为你一个球队罢踢,就让中国的足球运动倒退多少年吧!
至于事件的起因,也好像没有多少理论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