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短命的少数民族政权,前后总共189年的历史。本来中国人民对历史不太了解,有个叫金庸的武侠小说家,写了《天龙八部》,里面许多人都想当西夏的女婿,苏州的慕容复,大理的段公子,还有和尚虚竹,都要去那里应聘CLO。CLO是首席附马官,是笔者创造的名词。
其实这段天龙八部的故事和历史真实是不相符合的。笔者主要从管理,也就是市场和运营的角度研究问题,研究人事问题,腐败问题,管理预警,权力矛盾等,因为一次喝酒聊天的时候,笔者的一位导师曾经说过:未来的钥匙,就在历史之中。读史明智,就这道理。
《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西夏的事情得从这里扯起。三国后期,曹魏的骠骑大将军兼任平西大都督司马懿在大将军曹真死后,逐渐控制了曹魏的实际权力。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时候,已经把刘备的政权和孙吴的政权消灭,三国一统,但是三国归晋不归魏。当时出了个成语,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不但有这个心,还有这个能力。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请曹魏皇帝“让”位,建立晋朝,是为两晋开始。想当年曹操何其英雄,后来江山还是被司马所夺,曹操活着的时候,就对人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委以兵权,否则久必为国家祸根”。起初还行,后来没办法,诸葛亮兵发汉中,曹魏政权中除了司马没有人能抵抗诸葛亮的部队。“为将者,凡智过于人方能治人”,司马懿为人大度,用兵平稳,有胸怀,不象王郎,被诸葛亮骂死两军阵前,如此鸡肠鼠肚,和司马的应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胸怀相比,简直天壤之别,倒是司马一句“诸葛孔明食少而事烦,岂能久乎”的话,使诸葛亮很早就死去。刘蝉是个混蛋董事长,鸟事情不会干,整天和宫女MSN打游戏,和太监们上班时候打麻将,“家国大事,委于相父”。诸葛亮死了,由于诸葛亮的用人胸怀问题,镇北大将军魏延被逼反,让姜维主持大事情,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缺乏人才的局面,事实上不是缺乏人才,是诸葛亮用人太苛刻,真有大本事的不用(魏延),本事不行的小兄弟(马溲)大用,去守街亭,用马不用魏延,完全是诸葛亮对魏能力的嫉妒和考虑马是自己的小兄弟的因素,结果,小兄弟能力不行,处死是小,失去街亭,战略局势质变。
我们再扯回来。司马建立晋之后,几百年内出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局面。南北朝的北魏,就是拓跋家族建立的,那个首席CEO叫拓跋宏,称为魏孝文帝,是一个伟大的人。后来经过隋唐两代,拓跋家族怎么就变成了党项族,这段历史无人考证。
到唐末黄巢起义,唐帝国的政权摇摇欲坠,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平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李。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
到了宋代,党项的领导人就向宋朝写报告,《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辽史》卷115《西夏外记》:“西夏本魏拓跋氏后。”《金史》卷134《西夏传》:“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拓跋氏。”
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李氏的不满。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