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恰到好处管理上司

   2023-07-11 互联网2670
核心提示:准确地说,管理上司其实是一种艺术,考验你的并非只是智商,更多的是情商。 “胜任”你的工作不可否认,下属的职责就是帮助上司

    准确地说,管理上司其实是一种艺术,考验你的并非只是智商,更多的是情商。

    “胜任”你的工作

    不可否认,下属的职责就是帮助上司有效地工作并且取得更好的业绩。于是,经理人与上司的关系,就成了一个互相推动的作用力。经理人的升迁机会,一定不是把上司从高位上拽下来实现的,而是要帮助上司晋升到更高的位子上,自己做到他现在的位子上去。

    对于一份工作的“胜任”永远建立在主动的基础上。了解上司的期望和不满,帮助他排忧解难,产生创造的价值,才可以称为“胜任”。一位“胜任”工作的经理人一定善于追问,时刻询问上司“我该怎么为你服务”来督促他,帮助上司完善想法和执行。而甘于听命的经理人即使做得再好也只是“称职”。

    那对于强调“听命”与服从文化的企业,是不是就不可以管理上司了呢?

    其实即便是必须服从,也一样可以达到管理上司的效果,但前提一定是不折不扣地按着原计划执行。如果上司没办法挑出你在执行中的不当之处,那么会使他不得不更加慎重地做决策,甚至会加强与下属的沟通和辅导,否则一旦产生偏差不仅影响业绩,自己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日企文化中对中层管理者的要求更为苛刻,就是因为他们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责任。

    接纳上司的领导风格

    一位经理人有这样一次经历:我的新上司和前任上司的领导风格差异很大,前任上司是只重结果,不过多过问过程;而新任上司却时时关注过程。作为知识员工,我总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很不舒服。后来,我干脆无论大事小事都第一时间向他汇报,不管他是在外地出差,还是在办公室里。开始他还非常满意地听取我的汇报,然而时间一长,上司就有了总被搔扰的感觉。终于有一天他对我说:我需要了解你的工作进展时,再请你来汇报,你的工作能力我放心。

    在谈到管理风格时,杜拉克说:“下属的工作不是去改造上司,不是去教育上司,也不是让他遵从商学院和管理书籍对上司的要求,而是让特定的上司按照他的行为风格去做事。作为一个个人,任何上司都有自己的特性,会得到好的评论和不好的评论,同时也和我们一样,需要安全感。”

    而上述案例中的上司,因为获得了下属的充分尊重而产生了安全感。也正因为上司产生了安全感,甚至会慢慢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但如果你故意挑战上司的权威,并不按他的领导方式,那么上司反而会坚持原来的风格。可见,有时因势利导反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要让上司做他不擅长的事情

    “上司做哪些事情比较擅长?他的优势是什么?他的不足和弱点是什么?”杜拉克一直在提醒经理人,“要了解上司需要支持、帮助和补充的方面。”

    作为中层经理人,首要任务就是让大家把优势发挥出来,当然这里既包括你的下属,更包括你的上司。否则,放着上司那么好的头脑和资源不用,不是太可惜了吗?

    也许你的上司并不是一位行家,但由于他有其他行业的经验,反而有更为广阔的视角;有的上司可能对数据、数字非常敏感,并能分析出背后的内容;有的上司对开拓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非常擅长……那么,就千万要利用好上司的资源为己所用,当你在设计方案时,不妨也将上司考虑到自己的执行中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