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的某个星期六傍晚,由于一位同学的介绍和推荐,本人在广州有幸认识了一位在某著名企业负责文化整合传播的职业经理人,我们三人坐在广州天河某大厦的中西餐厅里,边聊天,边喝茶,偶尔也从透明的落地窗前鸟瞰着天河城的繁华,错落有致的楼层,穿梭不止的车辆和人流,还有那显示着城市富足的彩灯以及上档次的广告画。
或许因为大家都是文化人的缘故吧,一开始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渐渐地我们聊到了职业人在现代企业里工作的累,他将他在该企业的真实心态表露出来。作为新认识的朋友,我只能对他的职业梦想表示佩服,但也真诚地祝愿他能早日走出这种困境,调适好自己的心态,以更合适的方式去实现他的梦想。听完他跳槽前的内心表白,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我们现代职业人究竟该如何在现代环境里生存,究竟该如何去找到自己职业成长的最好土壤呢?
追逐乐土,或许也是现代职业经理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吧。
他当天表述的内容如下:
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他认为自己是永远不满足于纸上谈兵的,尤其是他所掌握的理论和思想未能得到很好运用并产生良好效果的时候,更是如此。
对于这家企业,他原来是倾注了百分百的心血来努力工作,以百分百的谦卑融入组织团队,积极的心态和正面的剌激促成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清晰地解决了许多方向性的问题,并且在工作中比较全面地将自己的才能展露出来。现在,现企业已经让他产生了离开的念头,而且在某个时间段是非常的强烈。
虽然他曾经是如此的眷恋于这家企业,曾经是如此佩服于企业老板以及一些关键领导人的能力、才能、品格和人格魅力。
但由于他考虑到个人短期去向及职业转换的巨大成本,还没有采取行动,他也知道这种状态对于企业和他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学会经营。
《孙子兵法》时刻提醒他“用之则留,不用则去。”或者种种迹象表明,差不多到了他离开现在这家公司的时节。因为在就职时间上,与他当初进入这家公司时,自己许诺的“三年到五年”职业预期有了吻合。
当他发现在这里的前进道路太艰难,或者是在职业提升方面开始止步,或者是在时间上未与他的能力相适配时,没有必要或者没有太多时间去等待的时候,他必须选择离开!
“名岂文章著!”对于他来说,最大的耻辱在于以文知名于世,以此欺世盗名!直接建功立业,或者间接为建功立业真正做点有效的事情,并且以此知名于世,才是他的追求,所以我更多地选择实业作为自己职业选取的价值判断。
中国太需要务实的精英了,而不是务虚的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