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赛场上寻衅滋事的球迷,我们厌恶地称他们是“足球流氓”。而在世界杯赛场外,有一群“足球强盗”、“足球小偷”则更令人不齿。
强盗者,即赌球也,赌无胜败之分,输者跺足捶胸自不必多言,赢者虽喜笑颜开,可这种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的快感,与抢夺又有何异?赌无胜败之分,参赌者都是木偶,牵线的庄家早从自己导演的一场场“厮杀”中,掠得了最大的财富。
小偷者,即制假贩假也,它盗走的是别人苦心思虑的创艺,坏的是人家的好名声。有人说买世界相关产品只是过过瘾,管它真假。错矣,当你套上那些用烂布碎料拼凑、甚至有害健康的队服时,又会是何等心境?我们常不齿鼠窃之行,却又为何要为此“捧场”呢?
或许有人会说世界杯少了“流氓”“强盗”“小偷”,会少了份刺激,但这种用“非常之道”得来的欢乐不免有着太多的污浊。世界杯,球迷的欢乐应该是纯纯粹粹、干干净净的。
今晚,世界杯即将拉开帷幕。圆圆的足球仿佛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让许多人赚个盆满钵满。
打开国内一家知名网站,在“世界杯最赚钱的10个行当”评选中,除了传媒、啤酒厂、电讯运营商、餐饮酒店、球评人等登上榜单外,“赌球”和“制售假冒世界杯相关产品”这两样上不得台面的生意,居然也悄悄占据了第5、第9名。
这些见不得光的“地下经济”,是如何搭上世界杯顺风车的呢?记者明察暗访,探寻来龙去脉。
家乐福涉嫌卖仿冒足球
前天,“家乐福北京方庄店销售仿冒世界杯用球”一事引起关注。据了解,方庄店体育专柜上展示着数十只足球,其中有一款标价59.9元的,白色球面上分布着黑色和绿色螺旋形条纹,和阿迪达斯研制和生产的世界杯指定用球“+团队之星”几乎一模一样。
在旁边的球架上,则摆放着一款红绿相间的彩色足球,球面上有数个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3种笑脸标志。这些足球的生产者是杭州一家公司。
昨天下午,记者与阿迪达斯(中国)总部知识产权部齐先生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作为世界杯指定用球的研发和生产企业,阿迪达斯此次在市场销售的包括两类产品,一种是正式比赛用球,价格为900多元,而另一种非比赛用球价格在200元左右。从目前收集的证据看,家乐福方庄店销售的足球存在侵权行为,阿迪达斯已派人调查此事,将追究相关企业的法律责任。
齐先生说,随着世界杯来临,制假贩假情况日益严重。上周,宁波海关查获了一批准备出口国外的仿冒世界杯用球,数量达几千只,“每次世界杯,制假贩假至少给我们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我们一些专卖店只能贴出‘谢绝拍照’的告示。”
贩假者3个月赚八九万
制假贩假到底能带来多大利润?它又是如何在人们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忙活”的呢?经朋友联系,昨晚,记者在九江路一家咖啡馆里见到了阿龙。虽说两年多前就已经“金盆洗手”,可讲起“圈子里的事”,阿龙依然“熟门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