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茶水间的3大妙用

   2023-07-11 互联网2730
核心提示:  人际交流的温室  有了茶水间,女人们不必以频繁补妆为借口跑洗手间了,而是约上好姐妹,在拿铁咖啡的袅袅清香中惬意地聊聊

  人际交流的温室

  有了茶水间,女人们不必以频繁补妆为借口跑洗手间了,而是约上好姐妹,在拿铁咖啡的袅袅清香中惬意地聊聊八卦;有了茶水间,男人们也不必非要去吸烟室吞云吐雾,有害健康不说,还不能享受茶水间的明媚阳光和休闲氛围。员工如有话与上司沟通,假装在此碰个正着似乎更为自然;同事之间有什么事情协商,说一句“走,咱们去喝杯咖啡吧”,便了然于心。虽然有人说茶水间就是“苦水间”,但倾诉出来总好过淤积在心,身在职场,谁没有委屈与不满?说出来,不仅容易发泄,还能获得同事的加油打气。仔细观察,茶水间还是一个体现个人性格的地方。有人环保,会舍弃一次性纸杯而自带一个马克杯;有人忙碌,生怕去茶水间的几分钟里会错过某个客户的重要电话,所以一上班就来茶水间接上满满一壶水,喝上一整天;有人勤快,虽然是实习生,却记得哪个前辈喝咖啡不加糖哪个前辈只喝一泡茶,努力打造优质的职场新人形象——留心观察,茶水间里有众生相啊。

  传递情报的渠道

  VOLVO营销处长陈立哲在《茶水间,我的情报搜集站》一文中说,讲八卦最适合的地方就是茶水间。他常去茶水间晃晃,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情报,有助于了解其他部门最近的状况。通常他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但必要时也会适时添上一两句。他不鼓励大家成为是非的传播者,但也不要成为“不沾锅”,因为除了做事之外,和同事间的人际关系也很重要。特别是营销企划部门,因为时常需要和其他部门沟通合作,所以一些“小道消息”或多或少对工作的执行会有帮助。

  当然老板还会在一些细节上体现他的风格。比如某外企老板近日在茶水间放置了一个大罐子,上书“感冒凉茶”,莫不是在含蓄地提醒员工:某流感盛行,大家注意身体!

  对销售人员来说,茶水间也可以成为与客户轻松洽谈、展示本企业文化的地点,即所谓的公司“软实力”的体现。

  自我提升的法宝

  现在明星流行自我炒作,职场人也从中得到启发。某外企的梁先生,进公司四年,只加过一次薪,而且幅度很小。又到年底,他便借泡茶之机故意向老板助理诉苦,“有家公司想挖我过去,我现在很犹豫,老板待我不薄,同事合作都这么好,可是那家公司开出的薪水很诱人,我到底该怎么办?”说完还特地嘱咐她“这事可别和老板说啊!”但心里话却是“一定要和老板说呀!”功夫不负有心人,助理为了邀功,以示自己工作尽责帮公司挽留人才,终于还是和老板说了这事。老板这才注意到了他对公司的作用,于是他得到了应有的待遇。

  有研究表明,在茶水间的谈话,有80%的内容都会传到老板的耳朵里。如果你能利用这个规则,一定能向老板传递你最想说的事情。

  茶水间3大尴尬

  一、听到不该听到的

  你走进茶水间,听到两个同事正在说你坏话,什么能力差却很高调,年纪轻爱打扮,你就站在身后她们居然也没发现,气得你啥也没喝就走出去了。

  必杀技:要么就当没听见,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反正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你不可能让所有同事都喜欢和认可你,总有人持反对意见,但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要么就找同事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注意,一定要平心静气,抱着倾听意见解决问题的目的去谈话。只要你行为坦荡,那些背后议论你的同事久而久之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二、看见不该看见的

  你难得去次茶水间,可偏偏就那么巧,看见财务总监把手放在他们部门新来的美女助理的腰上,说时迟那时快,在他们回头的瞬间你闪了出去,因为你知道财务总监是有家室的人。但后来这事还是传开了,小助理也离职了,走的时候还嘟囔着“谁多嘴”,令你怕怕。

  必杀技:你当时的做法是对的,既然是秘密,当事人一定不希望别人知道,你一定要保密,无论这个秘密是不是符合道德。而且你瞥见的只是一瞬间,不能断定任何事实。当然事后你也没必要去向当事人澄清,只要以后去茶水间时再把眼睛睁大一点、嘴巴闭紧一点就OK啦。

  三、曝光不该被曝光的

  你在公司的好姐妹和你不在同一个部门,所以每天你们都约在茶水间聊天,吃吃喝喝就容易放松嘛,有次你们就聊到了老公最近有点性冷淡的问题,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跑来向你推荐什么男科医院,还一脸暧昧的笑容,搞得你无比郁闷!

  必杀技:班车、电梯、茶水间、餐厅、洗手间等公司的公用场所,其实都是敞开式的,实在不适合说私房话——管不了别人的嘴,我们还管不了自己的嘴吗?除非你想加剧八卦的传播速度。但万一发生了以上状况,建议你尽快忘记,因为办公室八卦的更新速度不亚于娱乐圈,你的糗事很快会被淡忘的;当然,可以更勇敢一点,自嘲一点,让想看你笑话的人自觉无趣。

  茶水间的友情和爱情

  Case1美味收买不了人心

  我是一名财务人员,组里的六名同事都是女人也很正常,都说女人心细嘛,但有时候过分细心真是让人烦恼,尤其是公司有了茶水间之后……

  Amanda和Penny是同年进的公司,学历和能力都差不多,彼此间一直在暗暗较劲儿。先是Amanda带很多零食上班,并热情地分发给我们巧克力、花生什么的,紧接着Penny发现茶水间有冰箱和微波炉,就在家里做了很多点心,在茶水间的微波炉里加热一下就香气四溢,甚至“勾”来了其他部门的馋虫。但对我们来说,每天要在她们俩期待的目光中吃下许多不一定合自己胃口的东西,也不见得就快乐。而且公司里有上班时间禁止吃零食的规定,我们也替这二位美女捏了一把汗。终于有一天,Amanda也亲自下厨了(也许是她自认为大家更喜欢Penny的食物是亲手做的吧),在茶水间煮起了茶叶蛋!那香味谁抵抗得了啊,瞬间茶叶蛋就被瓜分干净,做的人和吃的人都很满意。但不知是鸡蛋有问题还是锅子不卫生,第二天好多人闹起了肚子,这其中还包括我们的主管。于是东窗事发了,Amanda受到了批评,办公室里也不再有“美食纷争”。

  年底续聘期到了,人事处宣布升我的职,我开始还很意外,但人事处长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本来想在你和另外两个女孩子中间选择的,因为你们仨的实力差不多,但她们俩整天拿些零食来上班,把办公室当成家一样,有点不像话,而且收买人心的味道也浓了点……”

  点评:

  经过实践证明,吃吃喝喝的轻松氛围确实有助于员工的团结和对工作的满意度,但凡事都存在一个“度”,一旦这类亚文化走向极端,就会影响公司的整体效率和氛围。这个案例说明在公司当“大厨”的危害不小:比如过度的热情侵害了私人空间;边吃零食边工作降低工作效率;用亚文化拉帮结派对抗了企业的主流文化,容易给客户造成不良印象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