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当你大脑填满了自以为有用的“石块”时,精美的“细沙”和滋养生命的“水分”就再也装不下去了。
第三,以成功学的观点来教育学员对待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愿意学才能学好,你投入多少,你才能收获多少;你参与多深,你领悟才会有多深。你如果高高在上冷眼旁观,你必是一无所获。
二、让销售技巧培训成为动作演练
销售技巧是一种习惯性动作,销售技巧培训应该注重角色演练,让实际演练成为培训主角,把销售技巧培训设计成一种习惯性动作技巧训练。
为什么销售技巧培训了那么多,你的销售人员到了实际销售场景还是不会用,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你注重了知识培训,忽视销售是一门技巧,技巧演练才是根本。
二是你没有设定技巧训练过关标准。
销售技巧不是知识,其培训不是知识培训,而是技巧训练。请您务必清楚,销售技巧是一种动作,一种习惯,是自然而然的习惯性本能反应。这样的习惯性动作绝对不是靠培训师讲课、案例解析和学员看书就能获得的,他必须依靠演练和实战应用才能形成。
因此,销售技巧的培训可重复,第一次是知识传授,以后都应以各种演练、训练、模拟等为主导。这里关键是要求讲如何设计演练内容,让技校通过演练逐渐成为习惯性动作。而且这种演练必须实战且严肃认真。有一则谚语:“如果你想过河,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已经在那边,你别无选择,只能想方设法地过河。正是有了“逼迫”,人才会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兵家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二:
一是分组逐一演练,把需要解决的技巧问题通过程序化,设定实际场景,每个组员轮流扮演各种角色,模拟实际销售环境,反复不断的演练。
拜访、销售洽谈的对象以自己实际工作的各种对象为标准来模拟。比如我们设定过:医药公司老板、医药公司财务经理、连锁药店老板、采购、培训部经理、店长、柜组长、药师、店员等。他们分别面对我们的业务员,提出各种销售异议和有意为难我们,以此来训练我们业务员的技巧和应变能力。比如对省经理的技巧培训:经销商拜访,我们设定以下问题和场景,进行模拟角色演练,以训练业务员销售技巧。
1、与经销商洽谈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区域。
2、要求没有签约的二级经销商进行分销打单。
3、说服经销商洽谈三方分销协议。
4、说服经销商,拿出财物,联合开展××产品的促销活动。
5、要求经销商压缩应收账款,达到我们的信用额度要求。
6、说服经销商配合我们进行新产品上市铺货工作。
7、随同拜访,督导业务员和终端人员工作。
8、区域管理都做那些工作,并把最主要的工作模拟一项。可以让考官配合。
9、现场实施一个10分钟的业务员或者店员培训。
10、现场组织一次区域销售会议。
方法二:是擂台赛方式:
分成两组:设计一个实际销售拜访中的难题,每组各出一人分别模拟销售业务员和客户的角色,进行销售拜访,结束后,各组每个受训者轮流逐一分别说出自己所出队员的优点和指出对方的不足,那个组说出的越多,那个组获胜。然后角色转换再进行相同的过程模拟,看看改进了多少。
三、依靠制度使培训的销售技巧成为“知而行”的习惯性动作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原来名字是“陶知行”,后来发现,知道了并不等于行动了,并不等于就会做了,因此才该名陶行知,意思是通过行动,你才能真正知道。
无独有偶,当代举世公认的美国管理大师得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
从知道到做到,从思想到行动,是“最远的近距离”和也是“最近的远距离”。关键在于你有没有马上去做。
未曾经历,不成经验。怎样才能使培训的东西变成知而行,行而精,精而验,成为个人技能和经验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各位看官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