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城CEO朱骏:是老板也是演员

   2023-08-21 互联网2530

  “大家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只是有些事,当初没有摸清底细。”回过头来,朱骏如此自我开脱。至于干预球队的比赛指挥、取消青训梯队建制等,在外界看来“违反足球运动规律”的做法,他则自有一本账。

  “中国没人懂足球,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国足球过去积累的所谓经验教训,他认为只是失败的经验。

  在他眼里,足球就是各国执行国际足联的统一规则,而在中国,则实行“我的地盘我做主”。按照FIFA的规则,球员和俱乐部的利益纠纷,可以上诉到国际足联。在国内,却有“大局为重”等一套限制。

  “体育局和足球俱乐部的关系,就好比证监会参股上市公司。虽然体育局参股足球俱乐部,但足协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受人质疑,公信力下降了,就搞不上去。”

  洞察这些深层问题的,朱骏并非第一人。早在五年前,徐明就曾造就了轰动一时的“七君子”事件,险些成功鼓动多家俱乐部玩自己的职业联赛。如今提到这段往事,朱骏审慎地说:“这不可以,他们的下场不已经看到了吗?”

  当年曾为徐明摇旗呐喊的《足球报》记者李承鹏说:“朱骏这人有理想,聪明,可是格局太小。”

  朱骏担心与“改革者”的名头沾边,他的所作所为却为他带来一个“搅局者”的诨号。无论是2008年中超联赛22轮发生的“洗牌门”,继之发起“阻击国安”的口号;还是今年初利用“阴阳合同”限制球员的“欠薪门”,规则漏洞成了朱骏发挥想象力的最佳场所。

  其实,他本可以更理直气壮,而不仅是口无遮拦。对大牌球员动辄三五百万年薪的行规,朱骏不买账,甚至说“对付IT精英和足球队,完全是不一样的玩法”。今年,通过球员的流动,甩卖了几位队内的大牌球员,朱骏的“奖惩工资”制度在申花得以确立,足协多年来打着“限薪令”旗号试图解决的这一痼疾,被朱骏用市场手段轻松化解。

  “搞的就是影响力”

  如今,为申花请来克罗地亚名帅布拉泽维奇后,朱骏的放权,可以看做他对自己理论的一次兑现:“照理来说,应该捧球员,问题是我们不能照搬,在中国这个情况下要差异化经营。但捧老板是不对的,等我们出成绩的时候,应该捧球员和教练。”

  没让朱骏失望的是,中超联赛第一阶段结束,老帅带领着一帮“青年军”领跑中超。而朱骏一直视为价值平台的申花也终于“开花”,在三年投入1.5亿后,中国移动最近找上门,申花球员开始代言其手机电视产品,这让他尝到了投资足球的甜头。于是,他放言:“足球就是要马上见分晓,中国足球要是开了窍,按合理的规则办事,4年就能上去。”

  而对于赖以起家的网游,在今年5月,九城不再续聘明星经理人陈晓薇担任总裁后,朱骏甚至对外表示“从今往后将不再聘用九城总裁”。

  目前,正处在二次创业阶段的朱骏,在同行看来“终到了按常理出牌的时候”。但朱骏闻言,暴跳地说:“按常理出牌,我玩不来。”

  无论网游,还是足球,甚至最初的GameNow网络社区,朱骏都自认做的是平台。“就像FIFA做世界杯这个平台,三十二强就是三十二种口味,我们搞足球,今天学西班牙明天学德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我们是要搞出两三百种口味,随人挑。”

  想象力,是朱骏引以自傲的资本。不管是当初为了从暴雪手中取得“魔兽”的中国代理权,不惜在每个九城员工的T恤上烙印“50万的日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的许诺;还是今年世界杯前,签下马拉多纳代言网页足球游戏“热血球球”,都是他的成功案例。

  但是,“光有想象力,如果在技术上无法实现,那也是空谈。”朱骏曾试图联手泰国前总理他信,与英超曼城展开合作项目,但胎死腹中。而在网游领域,九城也因开发能力欠缺受到同行诟病。

  尽管嘴上不肯承认“并不是很懂技术”,但朱骏谈起新注资2000万美元的前魔兽研发团队Red5,一下眉飞色舞。在他看来,一旦有人搞定专业方面问题,他就能腾身“搞我的影响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