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庆(资料图)
王永庆遗产之争近日终于暂告一段落。不过和其留下的巨额遗产相比,其留下的经营管理学富矿更值得后人们学习继承。相比一份法律协议就能均分继承的物质遗产,王永庆用毕生心血谱写的台塑经营之道,却不是能凭一张白纸黑字就能传承的。
王永庆精神已逝?
王永庆在2008年10月15日过世,享年92岁。这位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传奇人物在其一生中创下的记录10个指头都数不过来。在其逝世后,还创造了一项台湾遗产税的最高记录———高达119亿元新台币的税额。
不过王永庆的精神财富却并没有同时被其接任者完全继承。就在王永庆辞世后的两年里,2009年台塑发生了不大不小的事故高达9起。今年,王永庆曾经为之骄傲的六轻(台湾所建造的第六座轻油裂解厂),爆发了严重的火灾事故并导致上千民众的严重抗议。
台媒分析表示,王永庆在世时,类似这样的问题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现在居然要台塑现任核心管理层中的三个人出来处理,且效果不仅是没有灭火,反而火上浇油。
业内人士发出深深质疑王永庆精神已逝?王永庆在过世前两年确定的“七人组”(包括王永庆的两位女儿、胞弟的两个儿子等七人)接班人,在这次事故处理中暴露出的管理问题,现实接班并没能像想象中那么顺利。
省一块钱才是赚钱
王永庆曾经提到一个很发人深思的小故事,故事主角是一根火柴。他说,一根火柴棒价值不到一角钱新台币,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元,但是一根火柴棒却可以摧毁一栋房子,可见微不足道的东西也有巨大的潜在危害。
他所说的一根火柴棒,是什么东西?一、无法自我控制的情绪;二、不经过理智判断的决策;三、顽固不冥的个性;四、狭隘无情的心胸。
虽然王永庆已经身为首富,但是却还是一个奉行节俭的人,并且将企业的经营与此结合起来。
过去,台塑员工的圆珠笔用完了,要拿旧的笔芯来换,因为旧的笔管还能用,不要浪费。他常说,“赚一块钱不是赚,省一块钱才是赚一块钱。”因为这个从最小处省钱的习惯,王永庆才能每年帮股东赚钱。
这许多看似简单的道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正如他的继任者在此次事故的处理中的表现一样。
永远追求更大贡献
王永庆的管理风格一向是一人独断,不假手他人,即使在他过世前一刻,都亲自去第一线探视工厂。他几乎没有娱乐,心中有的就是事业和企图心。
最核心的一点,身为经营之神的眼界其实才是真正最难继承:看事情要看得远,不因个人的喜好、情绪影响到企业集团的长远利益。王永庆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最有效同时也最有意义的做法,是选择“永远追求更大贡献”作为企业的目标。为了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企业就会鼓舞斗志,继续不断地扩充事业规模,经常保持着迎接新挑战的热情和对至善境界的追求!他说:“我不但与别人竞争,也对自己严格要求!”
在遗产之争暂时落幕之后,王永庆的接班人们也许更需要花更多时间在如何真正继承王永庆精神财富的功课上。
